《餐桌攝影的法則》

醒報編輯 2023/05/16 22:33 點閱 2591 次

面對平凡無奇的日常生活,只要稍微多花些心思,或許就會覺得珍貴無比。就像寫日記般,當我們將生活情景保留在照片中,或許就能察覺出過往忽略的微小幸福,也會對光線及其所醞釀的景象變得更敏感。

本書就像一部指南,教導大家餐桌上的食物、花、咖啡、愛用品與生活場景拍攝下來與大家分享,這本書不是閱後即闔的類型,而是像參考食譜一樣,每次拍照時都能拿來翻閱使用。Nana是自由攝影師、生活選物店「AURORA」店主,自2018年4月起擔任NHK文化中心「AURORA攝影課」講師。以靜物拍攝為主,從事廣告攝影、動畫攝影、藝術指導、平面設計等創意製作。

「找出食器與餐點的相似感,利用「反差感」讓人印象深刻。」

找出食器與餐點的相似感進行搭配,即使是同樣的餐點,搭配不同的食器或擺盤方式,也能改變印象。雖然憑感覺搭配也別有一番樂趣,但如果稍微再懂一些要訣,就更容易營造一體感,也能有更多微調可能。

訣竅在於調和餐點與食器。即使是新手,也能輕易利用相似的餐點與食器來創造和諧感。譬如上方照片便是將日常早餐與尋常的食器搭配。如果想稍微增添變化,可以嘗試意想不到的組合,讓人印象深刻,這也是選擇食器的樂趣。

純白食器的運用變化

即使同樣歸類為「純白食器」,也有分偏藍或偏黃、有光澤或不反光、厚或薄等,隨著色澤、質感、厚度的差異,食器也呈現出細微變化。我們不妨根據食器本身的印象,裝盛感覺類似的餐點。帶有都會感的食物適合時髦的食器,感覺柔和的餐點適合質地溫潤的食器。

•冰涼的甜點:大谷哲也製作的消光白釉薄瓷盤,既溫潤又流露出時尚感,很適合帶有都會感的冰涼甜點或前菜。

使用大谷哲也相同的薄白瓷盤裝盛葡萄柚佐真鯛沙拉。留白的運用方式將帶來不同的印象。擺盤時可藉由留白塑造出更洗練的印象。燉煮或烤箱料理擇略有厚度的瓷盤,裝盛紅酒燉牛肉。燉煮或烤箱料理等加熱烹調的食物,跟印象溫潤的厚盤很搭。採用和燉煮料理相同的瓷盤,盛著鋪滿草莓的開放式三明治。由於瓷盤的釉料具有厚實感又不會過白,醞釀出溫暖柔和的氣氛,也適合搭配印象柔美的餐點。

天然感的食器與樸實的料理

陶器質感的食器適合各種國度的食物。這些食器特有的陶器質地,予人自然素樸的印象,很適合搭配樸實的料理。其中灰色食器可自由運用在和、洋、異國風味等各種風格的餐點。

譬如採用陶藝家八田亨製作的陶器,不僅適合裝盛有如「大地賜予」的和風熟食,同時也跟樸實的西式菜色也很合,譬如法式鄉村肉派(Pâté de campagne)等。

•「粉引」杯 × 濃湯:「粉引」杯搭配蕪菁濃湯,天然素材製作的餐具讓人感覺更有溫度。

•白釉點綴的餐盤 × 和風熟食:在陶藝家八田亨製作的七吋餐盤盛裝和風熟食,這樣的搭配讓人聯想到土地與自然。

•「粉引」陶碗 × 果乾穀麥片:在陶藝家阿久津雅土的粉引器皿中盛裝穀麥片。因為搭配許多果乾,視覺效果相當自然。

•白釉點綴的餐盤 × 法式鄉村肉派:藉由減少餐點的色彩種類,點出樸素的感覺。

和食器皿搭配洋食

在製造「反差感」的同時,也試著營造整體感。略帶差異但出乎意料的食器組合,可讓餐桌的擺設更令人印象深刻,這也是運用器皿的趣味之一。想要在營造一體感的同時襯托料理,不妨留意器皿的花色。運用佐藤桃子製作的青花瓷盤,花紋器皿搭配外觀簡單的料理,即可互相襯托。

有紋飾的器皿與外觀簡單的食物很容易搭配,刻意用青花彩繪的瓷盤來裝西式餐點,這也是餐具搭配的樂趣之一。

和風的器皿跟西式的巧克力也很搭,這裡以川口武亮製作的豆皿搭配西點巧克力。和風器皿並不適合搭配色彩繽紛的食物或華麗的西點,但如果是外觀簡單的巧克力就沒問題。如果食器本身的色澤或紋飾很華麗,器皿可能會讓巧克力黯然失色,所以若想襯托巧克力,最好選擇色澤沉穩或是花紋素雅的類型,比較容易達到預期的效果。

玻璃器皿與餐點的搭配

根據自己所期待的印象,選擇適合的玻璃製品。儘管同為玻璃製品,也有分偏黃或偏藍、無色透明、厚與薄、型吹法與宙吹法等等,不一而足。選用不同特色的玻璃器皿,餐點呈現的感覺也會略有不同,所以最好先預設食物將呈現什麼樣的風貌,然後選擇感覺相符的玻璃容器。在此我們先著眼於玻璃的厚度與形狀,再考量跟食物是否相配。

•薄玻璃杯 × 氣泡水:以鮮豔色彩點綴的氣泡水選擇可愛的圓玻璃杯,雖然感覺有點普通,不過圖中的玻璃杯很薄,可以塑造出沁涼清爽的印象。另外,由於薄玻璃杯將內容物襯托得更漂亮,杯裡的水果片與氣泡水看起來很清晰,更能表現冰涼暢快的感覺。

發揮玻璃杯本身的特質

一般來說,厚度薄或帶有銳角的玻璃器皿,予人冰冷時尚的印象,相反地,厚度厚或圓弧狀的玻璃器皿則溫潤可愛,容易帶來親切感。

使用不同風格的玻璃食器,也會影響整體的印象,不妨先釐清玻璃器皿本身有什麼樣的特性,再嘗試搭配。正如下圖的例子,即使同樣是甜點,只要以富有設計感的玻璃器皿裝盛,看起來就不至於太過甜膩;如果跟可愛的食器搭配,也能強調甜美的感覺。

•薄玻璃杯 × 無花果聖代:薄玻璃杯可以襯托出時尚感,並讓粉紅色無花果聖代的可愛甜膩不那麼張揚。

•外觀像冰塊的酒杯 × 冷食:有厚度的酒杯外型彷彿切鑿成冰塊,散發著冰涼氣息,因此跟冷食很搭。

•圓弧狀的厚玻璃杯 × 點綴草莓的冰淇淋:圓弧狀的厚玻璃杯盛著點綴草莓的冰淇淋。跟無花果聖代相比,雖然兩者是類似的甜點,但可明顯分辨出這樣的搭配更為可愛。(昀恬/輯)

《餐桌攝影的法則》
作者:Nana (自由攝影師)
出版社:原點

其他書訊: 
《愈平靜愈有生產力》
作者:克里斯.貝利
出版社:天下文化

曾被TED 譽為「史上最有生產力的人」,克里斯.貝利是全球知名的生產力專家,但是有一天在講臺上卻焦慮症發作,過往善用過的生產力技巧與放鬆策略,一夕之間全都失靈了。他才發現,自己的生產力計畫還缺少一塊重要拼圖:生產力固然有價值,種種提升生產力的建議也都有用,只是如果不懂得節制和休息,追求極度生產力只會走入壓力和過勞的死角。

克里斯.貝利已就生產力相關主題發表過數百篇文章,散見於《紐約時報》、《GQ》、《哈芬登郵報》、《紐約》雜誌、《哈佛商業評論》《華爾街日報》、《快速企業》(Fast Company)等報章雜誌,及TED、「生活駭客」(Lifehacker)等知識網站。著有暢銷書《最有生產力的一年》、《極度專注力》,著作已被翻譯成26種語言。

《心中有數,腳下有路》
作者:劉雪峰
出版社:如何出版

本書除了以文科生都能懂的方式,讓我們既可以從生活中的知識和經驗理解數學,還可反推以數學思維解釋人生。讀完本書不但能受到啟發,還可練就以理性的視角更深刻地思考問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計算機學院副教授劉雪峰2008年取得英國布里斯托大學博士學位。〈知識星球〉廣受歡迎的計算機大師。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線性代數、訊號處理、人工智慧等。在全球期刊和國際會議上發表過70多篇學術論文。

《有身體的教會》
作者:邁克.福斯特
出版社:校園書房

當教會的身體在哪裡,教會的心也在那裡;讓我們盡力讓教會走入鄰舍的生活,讓作者透過本書重新打開我們的眼界,用更整全的角度看見教會所領受的呼召,盡心、盡性、盡力、盡意來跟隨耶穌成為肉身。

邁克.福斯特是澳洲莫林神學院廷思立研究所創辦人,委身於宣教、教學、神學思考、文化觀察,著有多本作品。他大聲疾呼,不要忘記認真看待信仰的實踐之路,在教會中找回成為肉身的謙卑踏實。

捐款成為醒報天使

由於熱心人與支持者的捐款,醒報的深度報導與客觀評論都是免費閱讀的,希望你也能加入「醒報天使」的行列,小額支持。我們會寄給您抵稅收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