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內閣上任3個月 態度較蘇揆開明

呂翔禾 2023/05/07 10:03 點閱 6261 次
陳建仁內閣雖比蘇貞昌內閣更願意面對媒體、推動法案頻率也較高,但仍須設法讓民眾更安心。(陳建仁臉書)
陳建仁內閣雖比蘇貞昌內閣更願意面對媒體、推動法案頻率也較高,但仍須設法讓民眾更安心。(陳建仁臉書)

【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特稿】陳建仁內閣上任3個月以來,在媒體眼中看來,對於記者的管制減少,官員們也更樂意與記者互動,且態度比起在蘇內閣時期溫和不少;由於陳內閣短時間內推出很多有感法案,確已展現「溫暖堅韌」的特質。但不變的是,陳院長與蘇院長都太多官話,看不出有大破大立的企圖。

官員態度較開明

陳建仁內閣於2月上任,主打「溫暖堅韌」,相較於蘇內閣確實有比較「溫暖親民」,以院會後記者會為例,蘇內閣時期大多由次長出面應付記者,但在陳建仁時期,部長出席記者會的頻率已有上升,如經濟部長王美花、內政部長林右昌、教育部長潘文忠、文化部長史哲與交通部長王國材等人都常面對記者。

過去受疫情影響,蘇內閣記者會結束後,官員都直接離開,不會與記者互動,如今就有較多官員留下面對記者詢問,陳內閣成員的發言比起蘇內閣時期,雖然大多是同一批人,但態度都和緩不少,出席的官員對於記者的疑問也比較願意多作說明。

重要法案推動多

另外,陳內閣期間,法案推動的頻率也比較高,包括文化部打擊黃牛票、修《公視法》,衛福部推動《再生醫療雙法》,經濟部推動《再生能源發展條例》,海委會也有推動《海洋產業發展條例》等法案,在蘇內閣時期很難想像海委會有推出法案,陳內閣看起來似乎真的比較「溫暖堅韌」。

若以院長聯訪進行比較,蘇內閣時期因疫情管制嚴格,記者不能圍在院長周圍,但陳內閣上任後,記者就如疫情前一般,可在院長周圍或坐或蹲,進行聯訪。可惜細究內容,陳建仁與蘇貞昌都無法提供有亮點的溝通。

官式回答難安心

譬如,蘇貞昌回應媒體時,前面都一定會有「感謝在蔡總統領導下,國人同胞團結努力,業者各方面努力辛苦…」之類的起手式,才會回答記者的問題,而陳建仁則是「努力完成蔡總統所交付的四大任務,讓台灣變得更堅韌、更美好」等等開場白,民眾很容易聽膩。

政治人物面對媒體的問題閃躲難免,但如今台灣面臨缺水、缺電、缺蛋、缺藥等危機,台海兵凶戰危,美國軍購又多次延宕下,民眾充滿著焦慮,期待政府有想法、拿出具體策略解決問題。陳內閣雖比蘇內閣更願意面對媒體,但面對內外挑戰艱鉅,經濟負成長恐比預期高的恐懼氛圍,號稱「溫暖堅韌的陳內閣」,似乎無法展現作為、讓民眾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