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的發展,產業結構調整乃必然的趨勢。相對於其他產業部門,農業的重要性或者說農業的GDP貢獻很自然的會逐漸下降,美國、日本、韓國、中國大陸等,舉世皆然。
台灣也不例外,由七十年前的30%降到現在不到2%的GDP貢獻;新加坡的發展更為極端,幾乎快沒有農業。
但這裡的「農業」指的是傳統的「生產型」農業,屬於一級產業,是任何國家經濟發展的起始產業。隨著高科技產業與全球化浪潮的加速蔓延,這「生產型」農業何去何從?其領航路徑(Roadmap)是我們極為關心的。
「生產型」農業
「生產型」農業強調的是利用大量的土地及水資源來「增產報國」,自給自足,維護國家的糧食安全。透過農業機械的運用,農場經營規模擴大,效率提升,再加上「綠色革命」、「畜產革命」的加持,提高產量,賺取外匯,讓國人能養家活口,此時的「生產型」農業為生產導向,供給創造需求,可謂是「護國神山」。
但隨著快速的工業化與都市化,製造業與服務業已成為發展的主力,而有限土地及水資源的使用則成為經濟發展的瓶頸,也大幅提高「生產型」農業持有農地及水的機會成本。
在市場經濟的正常運作下,「農業」會往節水、節省土地使用的方向發展,透過離農離牧,大量釋出農地及農業用水給其他產業使用,並隨著資通訊科技的發展,轉型為「食農供應鏈型」的農業,再隨著生物科技的發展,轉型升級為「生命科學型」的農業,提高附加價值,增加就業。
「食農供應鏈型」農業
當農業由「生產型」農業轉型為「食農供應鏈型」農業,此時的利害關係人包括上游的農業機械、種畜育苗、肥料農藥、金融保險,中游的冷鏈倉儲、食品加工,下游的批發零售、量販超市、餐廳等業者以及消費者。
透過供應鏈或價值鏈的整合,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需求創造供給」,「農產品」升級為「商品」,沿著食農供應鏈的每個節點,創造許多附加價值及農場外的就業機會。
「生命科學型」農業
當農業由「食農供應鏈型」農業,再次轉型升級為「生命科學型」農業時,此時的生物科技包括抗旱抗逆境的基因轉殖(GM)或基因編輯產品;應用營養基因體學來整合個人消費嗜好、基因及健康的客製化方案;奈米科技應用在農業生產、食品加工包裝、食品添加物等;還有人造肉的研發與商業化應用等。
「生命科學型」農業創造的附加價值更高,雖在土地與水資源的利用極度節省,但反而更需要龐大資金與知識管理的挹注。
經濟成長的原動力
經濟學的原理告訴我們,一國經濟成長的原動力,除了大家孰悉的科技研發外,還有資源配置效率,尤其是有限資源(水、土地)在農業、製造業、服務業之間公平合理的配置。市場經濟在此原理運作之下,「農業」的定義與範疇就像變形金剛,由「生產型」農業先轉型為「食農供應鏈型」農業,再轉型升級為「生命科學型」農業。
新加坡早年的離農離牧,其農業領航路徑就是一個科技轉型兼顧製造業、服務業及城鄉發展的最佳範例。誰說經濟發展必須滅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