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台灣處處缺 旱情成下一個新挑戰

醒報編輯部 2023/02/28 13:24 點閱 3449 次

台灣,號稱福爾摩沙,曾經是歐洲人心目中的美麗之島。但是現在缺蛋、缺藥、缺電、缺才、缺工、缺地、缺新生兒。最近南台灣又缺水,很難令人理解,長期平均雨量是全球一倍多的台灣,怎會淪落至此。究竟要如何解決那麼多「缺」,人民期待政府給答案。

台灣雨量應是全球最多

2021年甫經歷56年最嚴重乾旱,2023年南部又要開始面對號稱30年來最酷旱,且擔心向中北部蔓延。前瞻基礎建設1807億元水資源經費,成果未見,除了「解釋」之外,如何徹底「解決」,才是重點。

台灣是全球雨量最豐沛的地方,長期年降雨量高達2429公釐,比起全球平均雨量1155公釐,多一倍以上,美國只有715公釐、中國大陸645公釐、加拿大537公釐、俄羅斯406公釐、日本1688公釐、菲律賓2348公釐、英國1220公釐、沙烏地阿拉伯59公釐、印度1083公釐、俄羅斯406公釐、以色列391公釐。

每年漏水10億噸

監察院早在民國100年、105年兩次糾正行政院的水資源管理政策指出,全台漏水率高達16%,日本僅3%。自來水公司管缐已有80%以上,使用逾年限,每年漏水10億噸,等同2.5座石門水庫蓄水量。

自來水公司每年汰換自來水管缐僅1%,照這速度全部更新要100年,農業用水輸送過程,每年漏失50億噸,以農委會改善灌溉渠道速度,要200年才能全面改善完畢。低水價政策,29年凍漲,每度平均水費僅11元,也就是說10元硬幣就能買到約1噸自來水,約1000公升,1600多罐瓶裝的自來水量,全球第二廉價,價格只有日本三分之一。

自來水公司每年虧損17億元,長期虧損已近800億元,近10年每年平均給水投資報酬率為-0.33%,水賣的越多,賠的越慘,又要如何改善管缐設備。政府管理政策不當,全民一起浪費水資源,監察院的糾正,猶如狗吠火車,完全無效。

南台灣又開始缺水

目前南台灣缺水,政府的解釋是已1272天無颱風登陸,南部地區距離前一場大於200毫米的豪雨已558天,中央氣象局預報未來1季降雨機率偏低,春雨不及至,梅雨不可靠的機會極大,中央總想如何渡過缺水危機挑戰大,並應積極防止中部、北部接連缺水,卻從來不提水資源管理不當,嚴重浪費水資源的問題。

水利署公布當前全國各水庫蓄水率,其中,嘉義曾文水庫23.6%,台南烏山頭水庫44%,這代表南部水情嚴峻,尤以台南市最嚴重,此次更被形容為30年來乾旱最嚴重,已經出現必須減量供水的橘燈,經濟部決定在3月1日啓動抗旱措施,南部居民及企業界必須面對缺水的危機。

嚴防中台灣也缺水

更麻煩的是3月份核二廠二號機如果依計劃除役,水力發電將挑起供電重擔,拿水補核,面對全球暖化,氣候變遷難料,影響降雨,如果中、北部也跟著乾旱,問題將更複雜難解。

中台灣是水力發電重心,以大甲溪為重鎭,設有德基、青山、谷關、天輪、馬鞍5座水力發電水庫,耗水量大,如果接續乾旱,缺水、缺電風險的風險,政府有必要預作準備,嚴防淪落到更危險的境地。

治水經費打水漂?

2021年台灣甫經歷號稱為56年來,最嚴重的乾旱,許多水庫的蓄水量不到20%,甚至低於10%,號稱台灣半導體產業最重要的水源寶山水庫,水位有史以來最低,只剩7%的蓄水量,要供應全球80%的晶片,以及台灣經濟命脈,不得不停止7.4萬公頃的農田灌溉。並實施嚴格的民生用水限制,人民受苦。

缺蛋、缺藥、缺工、缺電、缺才、缺地、缺新生兒,現在缺水挑戰又從南部開始,「物阜民豐」已成為人民遙不可及的夢想,福爾摩沙淪落至此,究竟是天災還是人禍,人民想知道答案,如何解決,政府有責任告訴全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