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應變專題2之1》地震研究能量強 如何落實更要緊

呂翔禾 2023/02/21 16:18 點閱 20346 次
針對台灣地震因應現況,專家表示學術能量夠,但如何與政府、民間配合,轉化成民眾易懂知識是關鍵。(Photo by呂翔禾/台灣醒報)
針對台灣地震因應現況,專家表示學術能量夠,但如何與政府、民間配合,轉化成民眾易懂知識是關鍵。(Photo by呂翔禾/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台北報導】「台灣有至少4個大學有研究地震的單位,學術能量豐沛,但如何將這些知識普及才是關鍵!」前中研院研究員汪中和受訪時表示,台灣的地震研究很強,但在地質敏感區、斷層的公布仍有待加強。台大地質系副教授曾泰琳受訪時也說,這些知識如何讓政策改變、並讓民眾對地震風險更了解才是關鍵。

台灣是地震之島

有鑑於土耳其發生強震,造成上萬人死亡,各界也相當關心台灣面對地震的應變措施。地震災害研究中心副主任詹忠翰曾列出台灣需要提防的4大地震帶:橫跨台南與嘉義的六甲斷層與中洲構造(尚未完全確認為斷層)、北部山腳斷層、花蓮外海隱沒帶,及花東縱谷斷層。

台灣的地質相當複雜,除了有3大岩類(變質、火成、沉積岩)都有以外,菲律賓海板塊平均以每年8公分的速率,持續推擠著歐亞大陸板塊,地殼內累積的應力不斷增加,台灣與土耳其一樣,都是地球上會發生災害性地震的高潛能區,且台灣的地質狀況也相當破碎,橫貫公路容易因為岩石崩塌而中斷。


”AA”

圖說:未來50年台灣孕震構造之發震機率圖。(Photo from 台灣地震模型 TEM 2020)

監測網密集、學術能量強

前中研院地科研究所研究員汪中和受訪時表示,台灣有完善的地震監測網、活躍的地震學術研究社群(台大、中央、中正、中研院等),以及積極任事的政府單位(氣象局、災防中心等),在全球地震科學界有很好口碑及影響力,面對國內的地震災害,可以發揮群策群力的功效,是值得肯定的事。

台大地質系副教授曾泰琳受訪時也說,台灣的地震測站非常密集,GPS定位、InSAR(干涉合成孔徑雷達)衛星資訊影像、斷層調查等資訊都相當豐富,研究人員很多,且許多老師都很願意討論,而且很多資料公布的速度在亞洲國家來說,算是非常快速的,「通常強震來後幾個禮拜就會有學術研討會討論!」


”AA”

圖說:各區域50年內潛在災害性地震機率。(Photo from 台灣地震模型 TEM 2020)

斷層需精確測量

曾泰琳表示,台灣還有地震預警警報,之前也曾修正地震震度的標準,相關規定都有跟國際接軌,不過她認為在斷層調查上還需要有更詳細的資料。她解釋,雖然現在有很多先進的地球物理方法可以遙測斷層,但如果能到實地進行開挖探勘還是最好,但台灣在開挖上的相關法規仍相對不利於基本自然災害調查。

汪中和也說,台灣的地震速報工作相當有成果,但是只能等待地震發生後,爭取有限的時效;最需要的還是地震的預測與先期的掌握,但是這方面的工作需要長期的人力與物力的投入,需要政府提供更多的資源,持續支持。他指出,在防災層面上,活動斷層的精準定位與掌握,仍然有待加強。


”AA”

圖說:造成921大地震的車籠埔斷層出露地表。(Wikimedia Commons)

地質單位應擴大編制

曾泰琳說明,以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為例,該機構有許多重量級學者進駐,且編制相當龐大,有利於美國進行詳細的地質調查,但台灣的地調所規模就很小,很多調查變成發包制,但台灣近年來還要開發地熱,地熱發電會將高壓水注入地下,對於當地地質條件的影響更需要人力進行地質調查。

她甚至認為,地調所與氣象局應該合併,曾泰琳指出,氣象局針對民眾發預警簡訊、公告震度,而地調所研究該地震的機制,但地震與斷層其實不該分開來討論,雖然災防中心有跨部會的資訊平台,但並非長久機制,需要有更快速彙整相關資料的平台,才會有利後續消防、警政單位的配合,讓救災更順暢。


”AA”

圖說:台灣地質活動複雜,民眾要對地震有更多認識,政府也要強化民眾防震意識。(Photo from Wikimedia Comm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