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科技大戰已進入深水區,晶片成為戰爭武器,半導體產業不容小覷,台灣長久以來重視科技工業發展,卻忽略服務業發展,以致出口產值占比僅10.6%,政府應放眼全球服務業市場,鼓勵創新,分散產業風險,促進經濟產值,提升國民所得。
台灣應發展服務業
晶片已成為美中科技大戰的重要武器,美國指名台積電及三星,要配合新戰略情勢,不僅先進製程受限,擴及18奈米製造,未來還可能將AI、高速運算等所需晶片,逐步納入,對台灣半導體產業,影響程度尚難預料,不過未雨綢繆,台灣應多元化產業發展,分散風險。
台灣服務業長期以來未受重視,產值遠低於其他國家,例如英國服務業出口佔比達47%,美國佔30.6%,日本佔19.6%,南韓佔14.4%,以台灣目前服務業出口產值僅10.6%來看,嚴重偏低,但亦可證明未來發展空間極大,端視政府拿出什麼樣的具體政策,協助服務業創新發展。
服務業占台灣整體GDP(國內生產毛額)比重高達七成,就業人口約六成,但是在政府長期管制下,發展速度緩慢,導致產值低、從業人員待遇差,貧富差距太大,社會問題層出不窮。
服務業政府管制太多
以台灣現況來說,例如交通、教育、餐飲⋯。諸多行業受到不必要的管制,例如交通費率要提高,一定要經過交通部同意才行,學校學費要漲價,又要教育部同意,甚至連民間承包公務機關座談會,出席費30年不漲,便當費也是多年不得超過80元,等於變相降價,承包政府的服務業,在微利的狀態下,又如何替從業人員調薪。
全球諸多國家地理面積小,人口少,卻因為創新服務,帶來龐大商機,例如丹麥人口僅8百萬人,卻擁有世界知名的樂高玩具、嘉士伯啤酒、Pandra、Georg Jensin珠寶,還有海上風電權威沃旭公司。荷蘭人口1763萬人,擁有世界最大花卉市場、ASML、全球第一座股票交易所。以色列的海水淡化、農業科技都聞名於世。
新加坡地窄人稠,卻計劃利用1%的土地,在2030年創造滿足全國30%的蛋白質,還計劃在城市建築物裡養魚,利用堆疊式的大缸,養殖高附加價值的魚類,飼養效率是傳統的15倍。
台灣服務業產值偏低
台灣服務貿易值佔全球服務貿易總值約0.85%,全球排名第27名,傳統產業價值觀是「重硬輕軟」,服務業的研發投入極少,只占GDP的0.2%,遠低於美國的1.86%,也比日、韓、新加坡低很多。
政府應加強鼓勵研發創新,注入文化與科技元素,促進服務業升級轉型。進一步在引進國際服務業者來台同時,加強研發創新,導進文化、科技元素,提高產業附加價值,鼓勵企業在台發展雲端服務或雲端資訊管理中心,打造台灣成為「亞太服務加值基地」。
以台灣現有科技產業基礎,替服務業注入轉型元素,未來發展空間極大,端視政府如何創造良好的軟體服務發展的環境,期能在硬體工業成就之外,再打下另一隻軟體創新服務的腳,利於未來更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