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極端氣候變化的加劇,各種災難如今在世界各地肆虐,許多人家園嚴重受創,如何重建社區是個需要迫切關注的議題。
利頓的焚毀與重建
去年夏季,加拿大的西部遭逢世紀高溫,「熱穹效應」使得卑詩省中部利頓小鎮於6月29日創下了49.6℃的歷史紀錄,隨後發生高達每小時71公里的強風,點燃了森林大火,並快速吞噬了利頓社區及其周邊地帶,居民措手不及,被迫立即疏散到安全地區,但是該鎮已遭受毀滅性破壞,9成以上的建築物被焚毀,甚至該鎮的議會都蕩然無存。
如今,失去家園的居民仍然住在臨時住所,雖然當地市政府和卑詩省政府都在努力重建市區,但進展十分緩慢,只有四分之一的面積清除了灰燼和殘跡。
原先卑詩省政府希望藉由這次的就地重建,建立一個智慧型的模範社區,既能防火防災,又可以達到凈零排放的目標。但是單社區居民諮詢與制定重建章程,就花掉了近半年的時間。接著,所規劃降低火災風險的地下電纜系統、太陽能電池板人行道、風力發電設施,預估還需要至少3年以上的重建期程。
社區重建困難多
然而由保險公司提供的臨時生活津貼,最多只能維持2年,如今補貼剩下的時間已經不多了。雪上加霜的是,大約60%的利頓居民沒有保險或保險額度不足,加上提高能源效率和減少碳排放的升級,將為每個家庭抬高數萬美元的重建費用;這些增加的開支,只能仰賴政府支援,或是居民自力負擔。
除此以外,利頓還位於原住民保護區內,需要在重建前進行考古調查,更添完工期程的不確定性。所幸利頓小鎮是一個富裕階層的社區,高昂的重建經費還不是重大的問題,最大的阻礙來自於整個重建期程的漫長,以及居民耐性的逐漸喪失,開始激烈挑戰政府緩不濟急的重建計劃;這正是理想和現實之間存在的明顯差異。
良性溝通是關鍵
在社區重建方面,我們臺灣已經有了2次的重大經驗,第一次是1999年的集集地震;第二次是2009年的莫拉克風災。這二次的重大天災不但重創中部及南部的生態環境,也進行了許多異地或就地社區的重建工程。
以莫拉克風災來說,屏東、高雄、嘉義、南投、台東、雲林、台南等地許多原住民部落被迫遷村。根據統計,風災後永久性安置住宅計畫完成了43處、3500多間的永久屋基地。期間遭遇的困難、原住民抗拒的阻力、社會的責難,真是排山倒海。最後能夠順利完成,政府官員的積極任事及任勞任怨、民間團體的支援、與災民的良性溝通,是十分重要的因素,這種經驗一定要傳承下去。
世界今天所有的極端天氣災難,都是在地表均溫上升1℃的情況下發生的;而我們目前正朝著3℃的暖化方向前進,未來的損害將更為艱鉅。因此,在政治、社會、經濟、科技以及政策方面持續加強綜合因應的能力,是危機時代的最重要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