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一個在管理學院超過40年的資深教授眼中看來,當林智堅案一被媒體報導出來,我在心裡第一時間的判斷就是:這應該是個太不費心的抄襲案;因為在「碩士在職專班」的學生裡,這本來並不稀奇,只不過他抄的技術太差,又因為參與激烈選戰而倒楣被揭發出來而已。
積非成是
另外一個念頭是:他的指導教授可真倒楣,因為這樣做的人很多,只是因為自己指導的學生參與選舉,所以就「無端」捲入了這場風暴.....。
這樣的「事實判斷」看起來輕鬆自然,但對於一個親身經歷過三十年來高等教育爆發性成長的管理教授而言,心頭其實是十分沉痛的!因為這種在教育界裡本來應該屬於「人人口誅筆伐」的異常現象,在台灣的高等教育界中卻已經習以為常、被大多數人「見怪不怪」,以致於肇事者往往僅被歸諸於「倒楣」之列,能不令人嘆息?
其實這種現象的產生,不只是因為少數人的品德敗壞或者見利忘義使然,而是有其結構性的主觀和客觀背景存在的。
畸型高等教育
在客觀的環境上,教育部與學校當局對授予學位的系所缺乏專業監督的機制與能力,系所本身的自律功能則因單位規模太小,與中國人特有的人情因素而發展未臻成熟;在主觀因素方面,一方是政商界人士對「學位市場」的需求旺盛,另一方則是教授們期待建立政商人脈,以拓展自己的影響力。
在「客觀環境許可」、「主觀需要強烈」這兩股力量的相互激盪之下,自然就產生了此種畸型的高等教育生態。
平心而論,前述「主觀方面的需要」是屬於「學位」供需兩方自然的需要,對雙方的長期發展都有利,不可能阻擋,對某些應用類系所來說也不應該攔阻。但客觀方面的監督機制與能力卻不能不建立,否則遲早會造成學位浮濫、貶值,直到沒有人再把學位當一回事為止。
專業評鑑的困難
教育部早些年還定期要求系所接受「專業評鑑」,但因為部分評鑑委員的專業評鑑能力不盡如人意,有人認為「擾民」、「勞民傷財」、「成效不彰」,五年前教育部公告放棄了這個監督機制,改由責成各校自行建立「系所品保機制」、自行負責。
在私立大學因少子化衝擊紛紛求生、國立大學則教授治校風氣高張之際,對於由教授們主導與決定的系所學位授予之分際、尤其是對在職專班學生的要求,豈有餘力去顧及?林智堅畢業的年代尚早,尚且如此;如果針對近五年的碩士在職專班學生畢業論文查一查,恐怕不堪聞問的事例會更多!
正本清源,儘速建立起對大學授予學位單位(院系所)教育品質之監督機制與能力,才是世界各先進國家高等教育界管理的常態,也才是避免更多「准林智堅案」發生的治本之道;否則只有倒楣的「林智堅們」受到處罰,更多在海上冰山水面下的「林智堅們」還會不斷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