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尋快樂的旅程 力行少就是多的哲學(大西洋The Atlantic)

簡嘉佑 2022/03/03 17:12 點閱 5910 次

HOW TO WANT LESS:The secret to satisfaction has nothing to do with achievement, money, or stuff.

幸福感總是稍縱即逝,也許是你要的太多!而滿足感如同上癮,受到人類體內的平衡機制影響,身體在歷經滿足的快樂感後,會迅速恢復成一般狀態,導致人類須要再次追求其他成就,才能同樣的感覺。

三招讓你擺脫永不滿足的天性,一、從不滿足中學習經驗;二、尋找更內在的幸福泉源;三、對於日常小事物的關注。

不滿足是天性

幸福的核心是「滿足、享受與獲得意義」,其中稍縱即逝的滿足感也使得幸福難以捉摸,作者布魯克斯表示,他在40歲時曾列出一個願望清單,包括出版書籍、在頂尖大學任教、開始一場巡迴講座等,他認為,只要達成這些目標「就會很滿足」。但當布魯克斯48歲時,已經完成了願望清單上的每一項成就,卻沒有為他帶來持久的快樂。

在精神科學家葛里瑟勒的書中提到,「成癮是身體平衡機制的副作用」,因為如酒精、藥物等成癮物質會刺激腦部分泌多巴胺後,不久後就身體為了平衡就會降低該物質的分泌量。所以成癮者才須要下一次攝取成癮物質,來刺激大腦再度分泌多巴胺。

同樣的原理也適用於人類的情緒上,當民眾受到情緒衝擊時,大腦試圖取得平衡,所以不太可能長時間都維持在高亢或低迷的情緒中。所以當民眾取得成就時,情緒很快就會開始低落,而為了對抗糟糕的感覺,就會驅動自己去追趕下一個成就。

這種狀況又被稱為「享樂跑步機」,無論人類多用力追趕幸福,也永遠不會達到。因為,「成功是相對的」,滿足感不僅驅使民眾追求自我實現,更要求自己比其他人表現得更好,這就是為什麼擁有數千萬資產的人,在面對億萬富翁時,依舊會感到挫敗。

少就是多的哲學

而不滿足雖然如同無法擺脫的詛咒,但布魯克斯表示,養成三種好習慣,有助於抵抗不滿足的天性。一、「從王子到聖人」,意味著親身經歷不滿足的過程,並從中學習到滿足感並非來自於崇高的地位,而是在於幫助他人,如貴族出身的神學家托馬斯在享盡榮華後,就決定成為學者,從事幫助人類的願望。

二、「內在幸福的清單」,坦誠地將自己渴望的事物列出來,並認真反思每一個項目,詢問自己「為什麼我想要?」從中發現一些更內在的幸福泉源,如信仰、友誼、替他人服務的愛心。大多數研究已經表示,內在情緒能比外在事物帶來更加持久的幸福感。

三、「在小事物中找幸福」,許多極簡主義的書籍都建議,減少生活中的繁瑣事物,能有更快樂的生活,但布魯克斯指出,關注著日常的小事物時,會帶來巨大的滿足感。如同《正念的奇蹟》一書提到,「洗碗的時候就只全然專注於洗碗,因為當我們洗碗同時,思考著過去與未來的話,就會失去當下的滿足感。」

https://www.theatlantic.com/magazine/archive/2022/03/why-we-are-never-satisfied-happiness/62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