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論衡》聯準會救市 釀通膨危機

林建甫 2022/02/13 15:20 點閱 1169 次

二月10日美國公布一月份通膨指數大幅超預期,飆升到7.5%,為1980年以來最高。通膨資料發佈後,短期殖利率大幅走高,10年期美國國債殖利率躍升至2%以上 (去年底時10年期國債殖利率才1.51%),代表投資人預計美聯準會將採取更積極的行動。

物價飛升、民不聊生

美國聖路易斯聯邦準備銀行行長布拉德(Bullard)說,通膨資料令人震驚,提出七月進行一次超大規模的加息,一次加息一個百分點,以對抗通膨。這遠超出市場預期。美股主要指數當日全線下跌,其中道瓊工業指數更重挫526.47點。

其實美聯準會已錯失最佳緊縮窗口期。去年美聯準會主席鮑爾(J. Power) 很長時間認定通膨是「暫時」的論調,並引入「平均通膨目標」的概念,將之前2%的通膨目標調整為通膨率在一段時間內「平均達到2%」。

因此在高通膨水準下繼續放水,自然導致物價飛升、民不聊生。拜登的民意支持率也跌至任內新低44%,原本可能的「緩加息」也就變成了「急加息」。

多重目標間權衡輕重

在美國歷史上利用升息降伏通貨膨脹最經典案例就是沃爾克 (P. Volcker) 的時代。沃爾克於1979擔任美聯準會主席起,一路至1982年冬天,持續提高聯邦基準利率,高峰時曾達到21%的歷史紀錄,最終成功壓低通膨率、開啟美國新一輪經濟景氣的榮景。

但到了繼任者格林斯潘 (A. Greenspan),美聯準會逐漸放棄了央行貨幣政策的單一目標制,即不再以控制貨幣數量為唯一目標,開始在就業、通膨與金融穩定性等多重目標之間權衡輕重,走鋼索。

到了2006年,伯南克 (B. Bernanke) 上任美聯準會主席,剛好遇上2008年次貸危機爆發引起的全球金融海嘯,他是研究1929經濟蕭條的專家,主張大力救市,因此祭出多項應對措施:迅速降低聯邦基金利率,直接向市場注入大規模的流動性,在公開市場大量收購房屋抵押貸款 (MBS)和國債;救助大型金融集團。

破壞市場調節機制

上述舉措產生嚴重的副作用,破壞了市場調節機制,更違背了公平原則。聯準會救市自此成為頑疾,每每經濟出現波折必定放水,其獨立性日益受到外界質疑。伯南克曾撰書《行動的勇氣》解說決策,聲稱聯準會法律賦予美聯準會「最後貸款人」責任,但事實上是美國的貨幣政策愈發迎合權力與民粹,「最後貸款人」徹底淪為「最後兜底人」。

次貸危機後的三任美聯準會主席,有意無意間將全球市場推向流動性氾濫的「大資金行情」。特別是新冠疫情之後,美聯準會決策表面說不、卻暗中走向現代貨幣理論 (MMT),認為只要美債收益率曲線可控,即可購債發鈔,以實現充分就業。如今通膨問題已打破潘朵拉的盒子,不得不匆忙升息,及未來縮表。

預計聯準會毒癮難戒,股市如若暴跌,勢必停下緊縮腳步。台灣是小型開放經濟,受金融波浪影響很大,未來需自求多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