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道癌是隱形殺手 難以發現不易治療

簡嘉佑 2022/02/10 18:00 點閱 8080 次
腫瘤科醫師吳教恩10日表示,肝硬化、B型肝炎與C型肝炎等肝臟疾病與高齡等都是膽道癌的危險因子,民眾需要特別關注。(Photo by 簡嘉佑/台灣醒報)
腫瘤科醫師吳教恩10日表示,肝硬化、B型肝炎與C型肝炎等肝臟疾病與高齡等都是膽道癌的危險因子,民眾需要特別關注。(Photo by 簡嘉佑/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簡嘉佑台北報導】膽道癌難以早期發現,成為隱形殺手!腫瘤科醫生吳教恩10日指出,膽道癌臨床症狀包括腹痛、體重下降等,但因為這些症狀不典型,導致民眾症狀持續3到6個月才就醫,已經是癌症末期。他指出,定期健檢、超音波檢測的方式,才是即早發現膽道癌的方式。

症狀非典型難發現

因為膽道癌不易早期發現、惡性腫瘤機率高與存活率低,使得醫界關注度日漸提高,將2月12日訂為世界膽道癌日。吳教恩表示,臨床症狀根據膽道癌的位置,會有不同的症狀,臨床症狀包括腹痛、體重下降等,但因為症狀不典型,導致民眾症狀持續3到6個月才就醫,發現時已經是癌症末期。

此外,臨床症狀也會有黃疸、深茶色尿液的狀況,大部分民眾出現這類症狀於1週就會就醫。雖然發現時腫瘤會比較小,但時常出現外科醫師難以手術的狀況,因為膽管癌的位置與肝臟非常接近,如果要進行手術可能要進行大規模的肝臟切除,具有高度的手術難度。

他表示,肝硬化、B型肝炎與C型肝炎等肝臟疾病與高齡等都是膽道癌的危險因子。他指出,比較各國數據發現後,亞洲人發生膽道癌的機率高於世界其他地方,民眾需要特別注意。

定期健檢即早發現

吳教恩表示,膽道癌治療分為能不能開刀切除。而僅有兩成病患經診斷後,能接受切除手術,並接受輔助性化療,但存活率仍只有30%到50%;而如果腫瘤過大或腫瘤已經轉移而無法切除,就只能進行標靶治療或化療,則民眾五年存活率僅10%。

他指出,如果病患發現晚期膽道癌後,需要進行基因檢測,才能進行標靶藥物治療。而這些藥物每月動輒數十萬的價格,並非所有家庭都能夠負擔,更導致病患有「賣房買藥」的狀況。他表示,定期健檢、超音波檢測,才是即早發現膽管癌的方式,並進行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