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話大冒險〉半導體是戰略物資 應重新定義核心價值

魏邦賢 2022/01/17 14:10 點閱 1776 次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最近以「半導體危機」,直指各國投入龐大經費自建半導體產業,不僅成本提升,技術進步放緩,未來仍將無法自給自足。如今,全球自由貿易、供應鏈分工模式已被打破,半導體成為中美對抗戰略武器,台灣應慎重考慮重新定義「核心價值」。

各國競建半導體產業鏈

張忠謀分析半導體產業說,兩年前在台積電運動會時說過,半導體是兵家必爭之地,現在依舊如此,而且會越來越重要。目前看不到何時會不缺貨,但最終會緩解。台灣要慎重思考未來半導體產業在全球的定位。

過去全球化、自由貿易為世界帶來發達成長,但現在世界已經不是平的,美國祭出520億美元補助發展半導體產業,但「這是絕對不夠的」,「時鐘不會往回撥」。各國競相祭出天價發展半導體,打破過去全球半導體供應鏈模式,但花費數千億美元及時間後,未必會得到預期的回饋。

中美鬥爭實力原則

美國副國務卿薛蔓訪問天津時強調,美國要站在實力原則的基礎之上,跟中國做長期的戰略競爭。美國已經盤點科技實力與中國的差距,半導體正是重要的武器。過去美國強調全球主義、自由貿易,但現在認為科技及經濟安全,才是真正國家安全。因此要把最重要科技元素放在可以掌握的地方,最好是國內,半導體正是首要考慮。

歐盟、德國、日本、中國、韓國⋯,難道不了解情勢變化,以及半導體的重要性嗎?各國都在苦思如何建立半導體產業鏈,未來德積電、日積電、美積電、歐積電、中積電⋯,都將竄出,是否成功,是另外一回事。

台灣要思考如何重新定位自己的半導體「核心價值」,不可以隨波逐流,拿半導體產業現有優勢,作為國際政客交易工具,否則任令技術、資源、商機外流,終將喪失產業優勢。

半導體競爭激烈

一場國際半導體大廠鬥爭已經展開,三星、英特爾、格芯、中芯、高塔、 華虹⋯,沒有一家閒著,都在積極全球佈局,冀望掌握先進製程技術,以及市場。台灣30年的耕耘才奠定現有優勢基礎,科技人才、技術、產業鏈,以及各項生產元素,如水、電、工、才、地,未來是否充分供應,以及策略佈局思考,都將成為致勝關鍵。

各國競相設廠,預估有29座晶圓廠正在籌備中,但是半導體專業技術及人才培育,不是想像中容易,以台積電為例,因為技術成熟,已經大量培養優秀專業人才,對於新進員工,是以2位老員工培養一位新人模式,緊盯生產過程,防止出錯,才能有9成以上的良率,其他國家晶圓廠是一位老員工帶四位新人,如何期望良率佳?

但國際政治環境很現實,過去台灣半導體產業通吃全球的機會,已經一去不復返,未來必須在中、美兩大陣營選邊站,自由貿易、全球化經濟,已成歷史。既然已經成為戰略物資,半導體產業未來發展,不能再以「價格」作為衡量設廠生產的唯一因素,而是政治考量,成為區域鬥爭武器,也能保護國家安全。

重新定義「核心價值」

中美對抗,半導體產業的變化,曾為台灣帶來龐大的經濟利益,並且在國際政治上取得相當的影響力,這些優勢,奠定在護國神山群穩定的基礎,台灣應慎重考慮我們的「核心價值」,不應以短期的國際政治,或個別黨派利益思考,將半導體產業作為交易籌碼,斷送未來長期生存的機會。

同時,面對各國積極組建半導體產業鏈,台灣要重新思考建立半導體全球化新商業模式,總之,如何重新定義台灣半導體產業鏈的「核心價值」,已是迫不及待的要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