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才找文化契合者 學者:恐加劇歧視

簡嘉佑 2021/12/07 15:40 點閱 1542 次
人資圈講究「文化契合」已經是秘而不宣的事情,但學者指出,這可能加劇種族主義與歧視的狀況。(Photo by Amtec Photos on Flickr under C.C. License)
人資圈講究「文化契合」已經是秘而不宣的事情,但學者指出,這可能加劇種族主義與歧視的狀況。(Photo by Amtec Photos on Flickr under C.C. License)

【台灣醒報記者簡嘉佑綜合報導】員工與職場文化的契合度愈高,愈能增加敬業度與績效?大錯特錯!報導指出,沒有任何強力的證據印證此事,且領導者反而常對自身企業文化有錯誤認知。不僅如此,學者表示,「文化契合」(Culture-fit)的訴求讓人們傾向招募與自己類似的人,也會無意識地延續了種族主義或歧視問題。

文化契合是迷思

富比士》報導,員工個人價值能良好適應公司文化的概念被稱為「文化契合」,而這個概念已經成為人資圈內秘而不宣的選才標準。儘管這可能與多元性與包容性的趨勢背道而馳,但人們一般還是認為,員工與組織文化的「契合度」,能有效增加敬業度與績效。

但迄今為止,仍沒有具有代表性的科學研究指出,「文化契合」能為替工作績效、個人能力增進效能的強力證據。這意味著,從個人特質與職場文化之間良好互動,不一定能有效增進人們在工作中的表現。

此外,公司對自己本身職場文化的認定也相當模糊,企業氣候研究指出,每當企業領導者陳述自身企業的文化時,通常都是他希望企業「能夠」擁有的特質。所以每當企業領導人說,自己希望有「多元」、「環境、社會、治理(ESG)」時,實際狀況可能與理想大相逕庭。

成為

包庇偏見藉口
BBC》報導,心理學家羅伯茨說,「人們傾向招募與自己十分類似的人。」而這種「相似」意味著個性、社會偏好與身體特徵等任何事物。研究報告指出,有三分之一的雇主表示,自己不太可能雇用跨性別工作人員;且員工超過100名員工的美國公司中,非裔族群僅占高管職位的3%。

當公司基於「文化契合」來選才時,可能無意識地延續了種族主義、年齡歧視與性別歧視。倫敦多元化諮詢公司Do It Now執行長阿德拉卓則批評,「文化契合是一種逃避」,對許多需要辭退他人的主管而言,同對方說「你不適合這間公司的文化」,要比自問「我的個人偏見是不是影響了專業判斷」要容易得多。

而實際上,公司有責任去重新評估並調整這些做法。金融科技公司 Monzo 的人事總監萊恩表示,公司招聘的目的是「增加文化」而不是追求「文化契合」。他說,「如果不惜一切代價來保持原有的公司文化,反而排除多方徵才的可能性,反而沒辦法發揮企業的潛力。」

阿德拉卓表示,文化契合使得許多弱勢群體淡化自己的身分。他舉例說,「許多人嘗試修改他們的簡歷,以清除他們原生文化的痕跡,這樣他們才能獲得更多的面試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