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戰台灣首當其衝 強化素養為解方

簡嘉佑 2021/11/24 18:02 點閱 3164 次
Taiwan AI Labs創辦人杜奕瑾於24日假訊息與國家安全論壇分享,自己以AI技術追蹤假訊息傳播的模式。(網路截圖)
Taiwan AI Labs創辦人杜奕瑾於24日假訊息與國家安全論壇分享,自己以AI技術追蹤假訊息傳播的模式。(網路截圖)

【台灣醒報記者簡嘉佑台北報導】社交平台演算法以獲利為目標、網軍攻勢綿延不斷、台灣的言論審查工作外包,上述三個因素都使台灣成為資訊戰中最危險的地方。Taiwan AI Labs創辦人杜奕瑾表示,商人看準社群平台演算法,干涉地方大選來營利,最後形成人民被假消息影響下投票。網路專家曾怡碩則說,假消息追本溯源困難,呼籲強花國家人民的媒體素養。

社交媒體在選總統

社群平台畢竟是商業公司,以獲利最大化為目標,卻形成了精準行銷的演算法,同時造就了平台訊息戰的商機。俄國曾經由行銷公司在媒體平台上,進行精準的信息投放,最後影響美國大選的結果,因此更被民眾戲稱現在是「社交媒體在選總統的年代。」

杜奕瑾指出,每個人都有立場與偏好,自然也有同溫層的現象。他說,「我們不判斷事實,因為事實有時候很難判斷。」所以從訊息傳播的模式來理解,發現部分爭議訊息的傳播有著高度協同性,出現所謂的「網軍」的現象,以病毒式行銷的方式快速散布。研究更指出,假新聞傳播在社群媒體上的速度比真實的新聞快了6倍。

他以微博的狀況舉例說,微博有一系列的網軍專門進行「搧風點火」的訊息傳播,將訊息散布到更大平台上。但經過深入追查後,卻發現信息來源可能來自一個無名小卒的Po文。而這些散播快速的假消息可能引起群眾的反饋行動,結果反而弄假成真,如物資瘋搶的假新聞,導致民眾去囤積物資,導致貨架一空的狀況。

杜奕瑾補充,台灣許多的事實審查工作外包給境外公司,而很多需要大量人力的事實審查公司卻多落腳於薪資低廉的中國,導致台灣的事實審查其實是由中國人處理。

他舉例,自己曾在臉書上分享台灣防疫成功、台灣應該加入WHO等新聞,但文章左上方不久後都出現「其他人不會看到您的文章」的字樣。透過AI分析出來,許多被下架的貼文中,都包含中國、印度與台灣的詞彙。

資訊作戰的應對

曾怡碩說,他指出「網路攻擊、假訊息將如病毒一樣不斷地來。」如果窮於追本溯源,可能反而落入圈套之中,消耗國內大量資源在捕風捉影。所以真正重要的是增強國內的「免疫力」,公布資訊戰的形式,讓民眾自主產生警覺性。

杜奕瑾也對抗資訊戰可以從以下幾點下手,如監測數位廣告營收的公平性、增進閱聽人媒體識讀能力等。特別針對社交平台的弊病提出幾點呼籲,包括要有相關機構來監督其中立性、建立演算法公平公開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