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強人進來,坐滿我的屋!—路加福音「負責任釋經」

邱慕天 2021/10/21 18:13 點閱 39223 次
中東文化自古好迎賓宴客。然而社交關係由遠至近,主客之間的禮儀輕重盡顯社群政治意涵。 (Photo by: Brandon Rodkewitz via ARQ)
中東文化自古好迎賓宴客。然而社交關係由遠至近,主客之間的禮儀輕重盡顯社群政治意涵。 (Photo by: Brandon Rodkewitz via ARQ)

〈路加福音〉14章:

7 耶穌見所請的客揀擇首位,就用比喻對他們說:
8「你被人請去赴婚姻的筵席,不要坐在首位上,恐怕有比你尊貴的客被他請來;
9 那請你們的人前來對你說:『讓座給這一位吧!』你就羞羞慚慚地退到末位上去了。
10 你被請的時候,就去坐在末位上,好叫那請你的人來對你說:『朋友,請上坐。』那時,你在同席的人面前就有光彩了。
11 因為,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
12 耶穌又對請他的人說:「你擺設午飯或晚飯,不要請你的朋友、弟兄、親屬和富足的鄰舍,恐怕他們也請你,你就得了報答。
13 你擺設筵席,倒要請那貧窮的、殘廢的、瘸腿的、瞎眼的,你就有福了!
14 因為他們沒有什麼可報答你。到義人復活的時候,你要得著報答。」
15 同席的有一人聽見這話,就對耶穌說:「在神國裡吃飯的有福了!」
16 耶穌對他說:「有一人擺設大筵席,請了許多客。
17 到了坐席的時候,打發僕人去對所請的人說:『請來吧!樣樣都齊備了。』
18 眾人一口同音的推辭。頭一個說:『我買了一塊地,必須去看看。請你准我辭了。』
19 又有一個說:『我買了五對牛,要去試一試。請你准我辭了。』
20 又有一個說:『我才娶了妻,所以不能去。』
21 那僕人回來,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家主就動怒,對僕人說:『快出去,到城裡大街小巷,領那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來。』
22 僕人說:『主啊,你所吩咐的已經辦了,還有空座。』
23 主人對僕人說,『你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裡,勉強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
24 我告訴你們,先前所請的人,沒有一個得嘗我的筵席。」

基督徒傳福音時如果遭人拒絕,能夠使用勉強或死纏爛打的手段嗎?有牧師認為「可以」而且「應該」,原因是聖經〈路加福音〉耶穌說的一個比喻:有人準備了一場盛宴,卻發現他邀請的許多人都拒絕了他的邀請。這位主人生氣地命令他的僕人:「你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裡,勉強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路加福音 14:23)。

基督福音並非強制

這其實是一個巨大的錯解和斷章取意。可惜從聖奧古斯丁(354-430)起,就不乏以這節路加經文來證成「強制皈依」的神學意見。

然而,17世紀法國新教胡格諾派(Huguenot)哲學家貝爾(Pierre Bayle, 1647-1706)面臨法國天主教當權者對新教徒的鎮壓逼迫,撰寫了700頁的啟蒙經典《路加福音14:23 哲學註釋:「勉強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力陳這種解釋主張並不正確。

PP

他在前200頁的主要論點是:使用強迫或操控(coercive)的手段使人歸信,正是重蹈歷代異教的帝國當權者、殺害先知與釘死耶穌的強勢團體覆轍,以為有「替天行道」藉口,便能不擇手段。然而在同樣一卷書記載了「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6:31)的「金科玉律」之後,〈路加福音〉中的基督「不可能又將一項悖離常理的原則,當作普適性教導授予信徒」。

在書中第二部的中間200頁,貝爾繼續從理性的角度仔細審查「為義迫害」的案例,以表明它在義理上的重大破綻。作為替代方案,他提出的理論是寬容自由主義,即在信仰問題上存在分歧的人有權互相說服影響,但使用強迫方式「扭正」對方信仰良知的錯謬,則已然是「為惡」。

AA

圖說:新教胡格諾派誕生於法蘭西16世紀下半葉的改教運動,卻遭受王政府與教廷的官方嚴厲逼迫,上百萬「宗教難民」失根流亡境外,直到18世紀末其宗派於絕跡本地,逼迫持續長達150年,卻是今日法國官方課本仍有意無意沖淡迴避的黑歷史。(photo by 法國新教博物館組織)

違背福音上位原則

貝爾在隨後第三部的章節中,表示「勉強人信福音」的許可,違背了福音的上位原則,導致善惡混淆、社會傾軋;它提供了非基督教社會驅趕基督徒的藉口,也讓基督信仰的福音倫理與伊斯蘭主義(Mohammedanism)無從區隔;它罔顧了最初受迫害的基督徒所流的血與等候上帝的伸冤,讓基督徒與壓迫者之間的爭端淪為「比拚拳頭大小」和爭奪「影響力」的較勁,廢棄了十字架見證的恩典與復和饒恕。

「我們僅是勉強拉人信福音,又沒有許可極端暴力拿刀逼信?」——預期一定會有人抗辯稱他滑坡論述,貝爾接著闡明「骨牌效應」為何必然存在。他表示,在國家政府對待宗教應採取「中立政策」的前提下,基督徒若有「勉強傳教」的概念,一則必會導致擴張政治「特權」以致混亂政府體制,二則在國家一視同仁無政府主義放任之下,各大宗派都能用「勉強方式」侵門踏戶傳教拉人,包含各種異端邪說與宗派惡性競爭的負面影響,就要社會概括承受。

貝爾試圖表明,即使我們相信一項教理為真,也必須尊重不肯相信而寧願「自取沉淪」的人。壓迫者與受迫者間的爭論不能通過援引真理的「霸王條款」或「真主至大」口號來解決——因為這裡有待釐清的正是「誰擁有/誰能代表真理」的問題。因此,國家政策保障「宗教自由」,正是基於保障人在真理與福音面前應享有絕對的「良心自由」。

跟從十架的審慎抉擇

擺平了哲學來看經文,我們會發現耶穌此處所教導的正與「許可信仰強制」的說法恰恰相反;祂在這段經文的終極啟示的乃是要人「理性計算代價」、良知清楚意志堅定地揹起十字架,來作主門徒;「愛你所擇、擇你所愛」,永不回頭(14:26-33)。

〈路加福音〉14章段落的開場,是耶穌來到一群猶太教知識份子的餐宴上。在這裡,耶穌勸誡同桌的人們,少將精力用在巴結權貴、與富貴相交;倒要以慨善的精神善待那些鰥寡孤獨廢疾和寄居者,好作上帝在此世的天使。這樣,那些人「別無可報」,你所行的善,就只會留待天父在終末以報。

〈路加福音〉14:7-11的比喻與 13:22-30 中耶穌講論天國大門與終末宴席擁有平行意涵,都挑戰了約定俗成的救恩名單和次序。隨著耶穌的事工開展,現在和未來之間的牆壁、人類社會的階級等次將被打碎——神國的筵席既是一場解放的盛宴,也是一頓羞辱的審判:當祂號召人們進入上帝的國度時,那些今生無緣富貴、被功利的俗世遺棄的窮人、瘸子、盲人、精神病、受欺壓的無權無勢者將進入祂的宴會,舊世界則將被拋在過去。

AA

圖說:在中亞與南亞居於小眾的基督徒,今日正面臨政治與社會壓力的強制改宗逼迫。走過昔日宗教戰爭歷史的基督教差會與西方人權機構,對此長年付出關切。(photo by Asia News)

即席論道:耶穌的第二重比喻

然而就像主日崇拜的領會有時意圖「總結」講道信息,卻劃錯重點。此處耶穌的講論也被聽者錯誤領受,一人舉杯敬酒吆喝說:「那在神國裡吃飯的有福了!」(14:15)這意外在耶穌稍早的講論中才有過一次(11:27),激發耶穌再次回話。此處賓客的回話將「天國宴席」的重點錯放在了「來世的報答」,以「積累福報」的功利意識自我催眠。但耶穌所講的天國,卻非只在忍耐勉強度過今生之後的「來世」。

這催生了耶穌即席用宴客的比喻講了第二篇道(14:16-24),叫所有沉浸於天國之「未來」樣貌的人,聚焦在天國之「今生此刻」在我們身上的倫理行動。

我們對耶穌這段信息用意的正義辨析,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對古代近東和地中海世界的餐飲風俗,特別是在藉由請客擺宴,以及隨之對於賓客的邀請名單、入座順序的講究,乃是用於彰顯與提升主人或特定賓客的社會名望認可,以及更廣義地用於表明社會中的「上流/中流/下流」人的分界。

〈路加福音〉14章的場景已經鋪墊了這個背景:耶穌此刻正在一名法利賽領袖的家宴上,與其他社會精英法利賽人和文士同為佳賓。當16節比喻講起一場主人動員多名家僕招待「眾多賓客」的「豪華宴席」,同場的聽眾對這場講論如「項莊舞劍」背後的文字機鋒心理必然有底。(NIGTC, 254)

按照慣例,當最初邀請名單上的客人皆是五子登科的社會賢達人物(14:18-20),這位身份顯赫的家主在發出請帖計算受邀賓客姓名數量之後,需要會精心擺座備餐;賓客也需要事先知曉宴席的性質和同場的名單,以評估出席的合宜進退與禮節莊重。

爽約托詞 羞辱主人

但及至宴席就緒,家主打發僕人迎賓。每一個被邀請的客人都在最後一刻藉口反悔:新買的田地(豪宅)、新買的牛馬(名車)、新娶的妻子(婚宴)。必須知道,古代一些大宴禮俗,賓客名單是在整整一年之前就已確立邀約的(Pentecost [1998], 92-93);這些貴賓縱有發達富貴之事的俗務纏身,在一整年之間也足夠好整以暇處理排開。

然而比起最後一刻臨時「爽約」還更諷刺的是,他們「置產」與「成親」的托詞確實是舊約〈申命記〉相關文本中「緩征」的合法臨時事由。

5 官長也要對百姓宣告說:誰建造房屋,尚未奉獻,他可以回家去,恐怕他陣亡,別人去奉獻。
6 誰種葡萄園,尚未用所結的果子,他可以回家去,恐怕他陣亡,別人去用。
7 誰聘定了妻,尚未迎娶,他可以回家去,恐怕他陣亡,別人去娶。

然而他們「高掛免戰牌」的對象不是仇敵的戰場,而是莊主的盛宴。敢情是餐桌上的食物有危機他們性命健康的餿水毒藥?還是助興的節目乃是暗藏殺機的鴻門宴?如此一來,他們踐踏古代中東神聖的賓主之約,就恐怕還不只是隨心的輕漫,還是蓄意的囂張!

當然,這起故事的戲劇性,在於它的人物表現並不尋常。如果按傳統直覺以這起比喻為「神論」的喻道故事,那這似乎暗指化身「家主」上帝在最初也不過是按照「功利邏輯」和「外在身價」擺宴籠絡社會精英,直到這些精挑細選的貴賓一一背叛祂後(「猶太選民背約),才將動念開發「備取名單」中那些「窮人、殘廢、瞎眼和瘸腿子」和「城外」原先不配入席的(外邦)人身上。

——難道「全知」的上帝也被凡人戲耍?「全善」的祂識人不清後竟惱羞成怒?「全能者」強拉一群不甘不願的無權者陪他逢場作戲,只為營造座無虛席的虛假厭樂,保住自己「全聖」卻不堪羞辱的面子?

AA

圖說:中東的中上層文化嗜好擺宴請客。經濟、外交、環境、風土人情,諸多社會關係的行進與完成,都是透過宴客禮俗的默會傳情、意在言外。人生一切大事,也是人際網絡的「社交大事」。耶穌也在喻道故事中對此予以活用,闡揚福音和上帝的「國度大事」。(Photo by Food Navigator Asia)

窮人得進豪門宴

這顯然與路加開頭定調的神學並不一致:馬利亞的〈尊主頌〉(1:50-55)提及「上主的憐憫世世代代歸與敬畏他的人」 ,「使有權能的失位,叫卑微的升高, 讓飢餓的得飽美食,使富足的空手回去」,乃是承自祂與始祖亞伯拉罕的恩約應許。(NICNT, 253)縱覽整本聖經的一貫神學,也說到上帝救恩要擴展臨到普世萬邦,並非街亭戰略被馬謖敗掉後的「B計畫」,而是洞察人性好以「物喜己悲」所預設的錦囊。

從路加上下文脈中更合情理的解讀,耶穌第二則喻道講論中擺宴的家主,乃是指代「諸位仁兄」。這些心態趨炎附勢的席間聽眾,稍早入座還在「搶佔尊位」(14:7),也只有在聽到「報償」、「福氣」這些功利關鍵字時才眼睛一亮。因此,耶穌跟進描繪了一則「沒有任何報答字眼」的宴客場景,叫現場聽道的人們與福音書讀者想想:它與現實如何相喻代換?若自己遭遇此困窘時,又作何反應?

按理,這個家主原或應該黯然羞辱地取消宴會,因為「該來的人不來,不該來的人卻來了」。然而,此事毀約無義的錯既不在他,反而使自己從過去的人間功利狹窄心態中幡然醒悟並領略了上帝的天國邏輯。這樣的明白,讓他開始大膽衝撞打破既定的資本社會的信用原則,而將那些過去在社會心理內化自認不配的、貧賤低下的人,視作他生命慶典中的重要貴客。

只是面對這些人長年被當作是「過街老鼠」的習得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如今邀宴不能只按常規禮俗;家主因而交代僕人必須「真摯熱切、盛情快意」地領他們來赴宴。預期他們會有不可置信的反應,或將邀約視為有錢人的無事作弄、或因自知「無以為報」(14:14)、沒有可登大雅之堂的「赴宴禮服」(馬太福音 22:12)、「身體不潔久無沐浴」等種種害怕失禮的自卑顧忌,家僕被叮囑要「極力勉強」(ἀνάγκασον)他們到來。

生命慶典中的貴客

——"ἀναγκάζω" 在此無關強制、迷惑手腕,而是家主為了修復這些底層人破損殘缺的自我價值,在遣使前先給予教育訓練,諭以真摯熱切的態度、客制化用心的服務方式迎賓。本文參考書目所列的聖經希臘文學術字典與考據周詳的解經家都將此字的脈絡意涵解為「盛情相邀」、「積極勸說」(BDAG: “strongly urge ”&“invite”; NET: “persuade”);對應的是一開始受邀貴賓的「踐踏心意」和「拖詞怠慢」。

AA

圖說:上世紀初世界聞名的《柯平插畫聖經》作者英國聖經繪畫家柯平描繪〈路加福音〉 14:23一節,家僕於街道上「盛情」邀集街友入宴的場景。(Photo by Harold Copping (British illustrator, 1863-1932), "Parable of the Great Supper")

如今將沒有人會因太髒臭、太魯蛇、太殘疾、太悲慘、太邊緣而「落選」。那些馬路上的遊民,無論是出於殘疾、失業、貧困、宗教不潔,如今將取代那些自恃富貴的而背信棄義的「失格者」。

如此對傳統社會信用潛規則的解構顛覆,才是真正的福音使命、天國起義。它所要求的激進決心,不亞於一場流血革命——但「流血」並非這場門徒革命的必要元素,而是願意散盡家產、倒空自我,向神向人敞開的「赤子之心」。

這樣的社會秩序衝撞,無意取暖迎合那些擁有人生財富、心態自我感覺良好的世俗中產;而是著眼照顧和供應那些殘病、窮忙、自卑、無助的社會邊緣人——如此自然敲響中上階級社會菁英的良知警鐘和自慚形穢。索性將宴會辦到底的家主,他的義無疑就是上帝國慨善的義,顯揚在傳述這道的十架基督生命上。

反觀今日,我們向著社會的福音見證,是更像回應上帝豐盛慈愛的盛宴,還是一場算計功名與結盟擴張地盤的媚俗慶典?

相信我們正派教義的牧者與信徒,都仍時刻需要這份2000年前的福音亮光提醒。

參考書目

Bible & Dictionaries:

  • NET Bible® (2019). Lk 14:23 tn.78 in New English Translation Bible. Biblical Studies Press.
  • Danker, Frederick W., Walter Bauer, William F. Arndt, and F. Wilbur Gingrich (2000). “ἀναγκάζω” in Greek-English Lexicon of the New Testament and Other Early Christian Literature. 3rd ed. (BDAG)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ommentaries:

  • Bayle, Pierre (2005), A Philosophical Commentary on These Words of the Gospel, Luke 14.23, “Compel Them to Come In, That My House May Be Full” (John Kilcullen & Chandran Kukathas, Eds.). Liberty Fund.
  • Green, Joel B. (1997) The Gospel of Luke (NICNT). Eerdmans Publications.
  • Jeffrey, David Lyle (2012). Luke (Brazos Theological Commentary on the Bible). Baker Books.
  • Marshall, I. Howard (1978). The Gospel of Luke (NIGTC). Eerdmans Publications.
  • Nolland, John (1998). Luke 9:21-18:34 (WBC), vol. 35B. Word Books Publisher.
  • Pentecost, J. Dwight,(1998). The Parables of Jesus: Lessons in Life from the Master Teacher. Kregel Public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