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研隨筆》經濟擺脫陰霾 就業似未見曙光

戴肇洋 2021/08/29 12:49 點閱 2900 次

今年以來,雖內需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而呈現停滯,但外需受惠於全球主要經濟體的景氣強勁復甦,帶動需求急劇成長,使得與主要經濟體連結極為密切的台灣,出口創下金融海嘯以來同期新高,主計總處再度將今年台灣經濟成長估值從6月5.46%上調至5.88%,創下近11年來最高,顯示經濟正在擺脫疫情陰霾。

景氣持續低迷

不過,在喜迎經濟亮麗的同時,其實就業市場情勢仍然嚴苛。依據主計總處最新公布資料統計,雖7月失業率4.53%較6月的4.80%下降0.27個百分點,但卻又無法忽略甫剛畢業初次尋職的20-24歲族群失業率高達13.87%。

顯示,在疫情干擾下,造成經濟內部結構嚴重失衡,除了內需停滯之外,就業市場並未擺脫危機。

亦即從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在影響全球各國經濟的同時,首當其衝的威脅是,就業市場呈現工作型態調整與需求衰退同時併發現象。台灣亦不例外,去年疫情爆發初期,就業市場受到嚴重衝擊,不但失業人數大幅增加,而且失業周數更是同步升高,2020年受僱員工平均795.5萬人、年減1.2萬人,顯示就業市場需求呈現萎縮。

雖失業人數或失業周數隨著疫情轉緩略為下降,但「真相」並非如此。亦即自從疫情爆發以來,包括觀光、餐飲相關產業在內許多中小企業迄今景氣持續低迷;尤其八月之前,就業市場在三級防疫警戒下嚴重衰退。

依據主計總處資料統計顯示,失業率從四月3.64%上升至六月4.80%,勞動參與率從四月59.15%下降至六月58.76%,皆創2014年以來紀錄。

改善青年就業環境

再者,每周工作不足35小時低工時就業人數,從四月19萬人劇增至六月98萬人,創下統計以來最高。雖隨著防疫警戒降級,七月低工時就業人數已減少為93萬人,但由於部分廠商因應疫情持續實施無薪假,使得無薪假人數從四月上旬3,792人仍然飆揚至八月16日57,781人新高,說明就業市場並未因疫情轉緩而明顯改善,導致許多家庭正面對著所得倒退壓力。

因此,政府與其宣揚今年台灣經濟成長坐五望六,以及撒幣美化青年就業數據之外,不如責交勞動部門檢視現行就業措施,以及因應未來產業轉型需求加速規劃與時俱進就業政策;特別需要針對解決青年就業困境,建立一套完整職業生涯發展體系。

亦即就業環境如果未能改善,恐讓許多家庭陷入新冠貧窮困境,其不斷暈染結果,不但將會重創社會凝聚力量,而且亦會影響經濟成長動能,屆時台灣可能重蹈鄰國日本「失落20年」教訓,政府無法忽略此一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