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林志怡台北報導】「每個人都要打疫苗,但不是只能打政府指定的疫苗!」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強調,疫情下民眾有接種疫苗的義務,但選擇「打哪種疫苗」的選擇權應留給民眾,因此採購疫苗時,一定要量大於人口數,並改採中央、地方分權施打的策略。
優先群分兩類即可
國民黨委外進行的民調顯示,近六成五(64.7%)的民眾擔心,自己或家人在短時間內無法施打到疫苗,其中有43.7%更表示「非常擔心」,且不論政治立場民眾大多認為,政府應進口足夠的國際認證疫苗,讓民眾自由選擇接種的新冠肺炎疫苗廠牌,且認同比例近九成(87.9%)。
至於疫苗接種次序部分,王任賢建議,應該安排疫苗接種優先順序兩類,「第一類是醫護與最容易死的人、有心肺疾病者、65歲以上老人與孕婦,第二類就不要分了,因為每個人都有社區活動、都可能會感染,哪個人沒有風險!把第一風險打完,疫苗就直接依照人口,分到地方,依照地方需求施打,這就是標準中央地方分權的做法。」
關於外國疫苗採購部分,國民黨文傳會主委王育敏指出,近日菲律賓總統杜特蒂才大手筆採購 4000 萬劑輝瑞、俄羅斯、科興、莫德納、AZ疫苗,並與 Novavax 積極接觸,呼籲政府應更積極地提供台積電、鴻海、慈濟等協助採購疫苗的組織行政協助,同時與其他外國廠商簽約採購並催促已簽約廠商交貨。
三期試驗一定要做
國產疫苗的部分,,48%民眾表示,對於國產疫苗的保護力沒有信心,而表示有信心的民眾佔為44%,且超過八成的民眾認為「國產疫苗應該要完成三期期中實驗,證明有防護效果,才能讓全民施打。」
對於民調結果,王任賢指出,台灣民眾對於國產疫苗的判斷是相當理性的,並強調三期臨床試驗代表的是保護力,也是人民對疫苗的信賴度的依據,高端疫苗若未進行第三期試驗,恐怕會步上德國產的新冠肺炎疫苗CVnCoV、實際保護效力僅有47%,最終失敗的後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