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仍是不可或缺的力量(經濟學人 The Economists)

呂翔禾 2021/04/07 08:36 點閱 5710 次

全球化仍是不可或缺的力量
Global supply chains are still a source of strength, not weakness

長賜號塞住蘇伊士運河、印度與歐盟紛紛禁止疫苗出口,還有中國制裁抵制新疆棉的H&M,這些看似無關的事件其實都是各國政府對全球化的反制,在疫情侵擾下,誰能掌握資源、疫苗就是贏家,大家都希望能夠恢復因疫情受創的經濟動能,因此逐漸將國門關上,設法自立自強、富國強兵。

但其實疫苗是最全球化的產物,輝瑞疫苗成功的背後是超過5000個供應商的成果,iPhone的組裝是橫跨49個國家協力完成,全世界超過1半的半導體是由南韓與台灣製造、電動車電池大量使用的鈷72%產自中國,但在疫情開始後,西方國家民眾與政客對於外國製造的口罩與篩檢試劑卻異常驚恐。

這樣的排外隨著中、美地緣政治的加劇而增強,疫情期間禁運措施、軍事衝突的嚴重程度遠勝疫情前,各國平均增加140項投資限制,對於外資的管控也比以往更嚴格,但卻忽略帶給全球化更多問題的科技大廠該如何增稅,還有高碳排進口產品管制。

政府可制定法規確保供給,但不能全面性的限縮,例如手部清潔液便無須出現在政府的控管名單,除非是獨佔性的供給系統,像是稀有貴金屬。

現在最好的策略就是支持新能源科技的研發,但隨著印度保護主義崛起、美國重新檢視供應鏈、中國希望增加內循環經濟動能,都顯現全球化面臨艱鉅的挑戰。

但依賴全球供應鏈其實比自給自足更能分散風險,長賜號的意外長期來看根本無足輕重,中國的口罩出口比疫情前成長10倍,今年疫苗的全球供給量可望達到100億劑,雖然自給自足聽起來很安全,但選民與政客不要忘記,許多桌上的食物、手機、衣服與疫苗,都是全球供應鏈下的產物。

窮國如果要自給自足,也難以發展先進產業,即使製造業回歸大國生產,消費者要面臨隱性關稅成本,廠商也處於在地風險與政策遊說帶來的不確定性中。國家的韌性並非因為自給自足,而是多元私部門對於長期災害(如美中衝突、氣候變遷)的適應能力,「全球化是人類數十年努力的成果,千萬不能付諸東流。」

https://www.economist.com/leaders/2021/03/31/global-supply-chains-are-still-a-source-of-strength-not-weak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