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水資源珍貴 全台佇候梅雨止渴(20210323環境論壇-汪中和、賈新興)

醒報編輯 2021/03/23 20:03 點閱 55163 次
322世界水日報告提到「valuable water」,就是要更珍惜水資源。(天氣風險管理開發提供)
322世界水日報告提到「valuable water」,就是要更珍惜水資源。(天氣風險管理開發提供)

主持人:林意玲(台灣醒報社長)
與談人:汪中和(中研院地球科學所兼任研究員)
賈新興(天氣風險公司總監)
文字整理:竇興韻

主持人(以下簡稱「問」):最近台灣面對嚴重的缺水問題,可以追溯到去年整年沒有颱風,已造成台灣的旱象。颱風不來讓大家非常痛苦,科技產業、農業灌溉都有影響,且立法委員也都紛紛提議增加耗水費,或把水價再提高一點。

昨天是世界水資源日,所以我想首先請汪教授分析一下,台灣水資源狀況一直都是不太均衡的情況,臺灣目前所面對水資源的短缺,顯然是結構性的問題?

南北水資源差異大

汪中和:3月22日是世界水資源日,聯合國規劃主題為「要珍惜我們的水資源」。面對氣候暖化,我們將來所面對的衝擊面一個是能源、一個是糧食,再來就是水資源。水資源現在已經變成,每個國家都要面對的重大議題。

以台灣來說,受到氣候暖化的影響,臺灣的降雨現在越來越不穩定。整體來說,降雨量長期以來沒有偏差太大,總量都沒有增減太多。可是,我們如果仔細去看地理、時空的分佈,就會發現其實改變非常多。

總量沒有增加,但北部跟南部的差異越來越大,東北部降雨量越來越多,西南部就越來越少,尤其是台南,現在每年下雨的天數不到三個月,水資源變得不均勻帶來的壓力,讓整體用水的結構開始失去平衡。

不論是農業、工業用水及民生用水,只要前面一年沒有颱風或梅雨,隔年的枯水期就一定得面對可怕的乾旱。所以對台灣來說,氣候暖化給我們帶來水資源的壓力只會越來越嚴重。現在我們碰到的問題,其實過去也有,只是政府都沒有好好進行正確且到位的因應工作,以至於同樣的缺水問題,一直不斷地在發生。

問:具體來說,應該要有的因應是什麼?

水資源管理調配

汪中和:首先,台灣水資源的管理其實有很多的缺失,若水資源能夠管好的話,缺水的壓力就可以降低。

第二,要想辦法把老天降給我們的雨水,盡量儲存下來。現在除了水庫以外,城市海綿化是保水最重要的一個工具,但是政府過去都沒有往這個方向推動。第三,要把排掉的廢水收回來,就是任何一滴水都不要浪費,用完了再重複回收使用。第四,就是水價要反應我們的成本,用水價來制約隨意浪費的習慣。

問:太精采了,我們也請賈博士分析。

賈新興:乾旱的議題反覆發生,未來發生的頻率跟強度只會越來越強,隨著氣候變遷,造成雨量分佈季節的差異性更強。除此以外,台灣還有區域差異性,去年在反聖嬰的影響之下,東北部雨下非常多,但中南部就很少。還好東北部在去年冬天雨下的夠多,所以讓翡翠水庫的水位上來了。

當時在八九月的時候,翡翠水庫的水位剩不到百分之五十;後來在秋冬季之後,因為東北季風異常降雨,讓水位上來,所以才有辦法做好區域的調度。面對目前這種旱象,整個國家長遠的水資源管理,真的非常重要。

重新思考水的價值

322世界水日報告提到「valuing water」,就是要更珍惜水資源。水到底有沒有價值?報告裡面講到,第一,把水留下來需要一些基礎建設,像水庫、水道等等,我們有沒有好好的珍惜這些設備?現在水利署有做區域清淤,有些進入的水道,或漏水,我們有沒有好好去珍惜這些東西?

第二,水對人的生活具有供應、清潔等用水的價值。難道水只是用來沖馬桶嗎?水非常珍貴,是維持人基本生命很重要的依據。而水的價值不僅維持人的生命,農業(糧食生產)、能源工業(科技廠)等都非常依賴。

第三,除了這些看得到的,另外也有提到文化上的價值。其實很多歷史、文化都跟河川有關,從宗教面來講,也跟水有關;所以水在文化、宗教上,其實有更深的意涵。水的價值難道只是付出的水費一度是多少錢嗎?我覺得這真的要去重新思考了。

問:謝謝賈博士提供了一些觀念,讓我們去思考水對我們的重要性,以及我們
是否真的把它當作珍貴的資源。

接下來我想問很常識性的問題,第一,最近有下雨,那當然覺得很高興,雖然下雨不方便要撐傘,但雨既來了,是不是就可以不用限水?第二,剛剛兩位都一再提到,南北水資源不平均,台灣這麼小,為什麼北部水多南部水少?是跟水庫有關嗎?為什麼不能北水南運?那台灣這麼小為什麼會有雨水不平均的地方?

降雨區域性差異

賈新興:主要是台灣區域的特性,第一,有中央山脈擋著,第二,冬天的東北季風會造成迎風面的北部比較多的降雨,夏季的西南季風會造成中南部異常的降雨。

所以理論上來講,夏季中南部雨水相對會比較豐沛,所以很多大的水庫也都是在中南部,像曾文水庫等。只是有時候異常狀況發生,像去年梅雨季提早結束,颱風又不來,變成在最重要的降雨季節的時候雨都不來,就會造成非常嚴重的水資源短缺,而這個短缺就會形成區域性的差別。

我想這是台灣先天地理的限制,所以雖然台灣年雨量其實是非常豐沛的,但因為中央山脈及季節風向的不同,造成降雨區域性跟時間分配的不同。

中南部蓄水量不足

汪中和:台灣最近因為鋒面南下,給我們帶來一些降雨。不過,這個降雨恐怕主要在東北部,現在最缺水的地方還是在中南部;所以鋒面帶來的雨,幫助還是太少了,對於我們旱情緩解,實際上沒有太多的助益,對於水庫集水區帶來的水,其實還是很有限。

現在中部以南的水庫蓄水量多半都是在百分之二十以下,這是非常的嚴重的情況,我們不能夠寄望在枯水期的時候來夠多的雨,還是要等梅雨到來。如果像去年五月那樣來場大豪雨,我們的危機當然就會解除了;如果沒有的話,還是要勒緊肚子,做好節約用水的工作。

問:剛剛汪老師給我們一條明路,就是我們至少可以來禱告,希望雨不只要下在東北部,更要下在中南部的水庫,讓水庫可以喝飽。

汪中和:當然是希望雨下在集水區,讓我們的水庫可以好好的把水存起來。可是,因為全球暖化,降雨變得非常極端也不可預測;所以我們除了禱告,希望降大雨且降在合宜的地方以外,我們其實自己還是要做好準備。

問:最後的問題請教兩位,剛剛提到,我們有一線希望是等梅雨,可是梅雨每年大概是5月才來,而現在是3月底,我們還要忍耐限水或節約用水一個多月,之後梅雨才會來。梅雨在過去的紀錄中,有沒有提早報到過?那我們就可以少忍耐一點。

等待梅雨季解渴

賈新興:以過去來講,梅雨最早曾有在四月底的時候就來。其實梅雨提早來,不代表梅雨一定會多,不一定夠。以今年的預測來看,目前評估4月份的降雨應該蠻少的,所以的確是要等梅雨季。初步資料研判,5、6月現在看起來,其實還沒有好消息,降雨量偏少的機會還是比較高一點。

根據水利署評估,若這場旱象要真的完全舒緩,一天約需要下200、300公厘,水庫才能夠大進帳;而從3月22日當天降雨量來看,各區大約都只下最多20、30公厘而已,非常少的降雨量。當然現在看起來,23號晚上到明天,也有機會再下一點雨,只是真的沒有辦法解渴。

所以真正要解渴,目前看起來還是要等到梅雨來;一般來說,北部是5月中來,南部大概要等到5月下旬了。最壞狀況是,5、6月梅雨都下得不夠多,那就要等到颱風季了。像2004年那一年大乾旱,就是等到7月敏督利颱風來,才完全的解除。

問:最後給大家一個稍微可堪告慰的好消息:水利署統計,目前改善汰換管線、改善漏水率,較過去相比,今年從16%降低到13.5%;而水庫清淤量,比起過去增加二點六倍。水庫的淤積趁著乾旱趕快清理,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