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臧品安台北報導】「從高碳排的產業撤資為全球企業趨勢,我國大學應跟上國際腳步!」民眾黨立委蔡壁如25日揭露,清大、交大、政大等5所國立大學的校務基金有投資高碳排產業的疑慮,在從高碳排產業撤資的全球趨勢下,呼籲5所大學校務基金應從高碳排產業撤資,教育部和各校也應訂出ESG(環境、社會、治理)的投資準則。
投資落實ESG評鑑
蔡壁如指出,以SBTi、RE100、CA100+三個減碳指標作為篩選標準,指明清華大學、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嘉義大學、高雄大學5間國立大學的校務基金投資了高碳排產業,其中還有3間是深耕計畫補助前十名的大學,並且有3間大學同時領取大學社會責任補助,「這是左手拿補助,右手搞汙染?」
「各大學應該訂出自己的投資參考準則!」蔡壁如說,教育部和各大學培育國家高等人才,應將各大學校務基金投資落實ESG的評鑑,列為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的參考標準,將更乾淨的環境還給下一代。她也說明,從高碳排產業撤資為全球趨勢,因此要求大學從高碳排產業撤資,也是要求確保校務基金的資產,而不是要限制校務基金的獲利。
撤資促產業去碳化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專員魏揚表示,去年新冠疫情蔓延全球時,各國紛紛提出「綠色振興」,其核心精神是希望政府挹注資金於永續、綠色的基礎建設項目,同時停止對化石燃料產業的補助,藉此帶領產業走向去碳化,而大學校務基金的撤資行動也具有同樣意義。
「台大已經在去年底完全撤資高汙染、高碳排產業,成為全國和全亞洲第一間宣布,並已實踐這類承諾的大學。」台大學生撤資行動主持人張榮廷說,因為台大的撤資行動,台泥企業已經開始發展廢棄物處理、微藻固碳和水資源處理的業務,並實踐循環經濟和綠色環保價值鏈。由此可見,台大撤資高汙染、高碳排產業的行動確實有效。
張榮廷強調,許多歐美國家的大學,如哈佛、史丹佛、耶魯等大學都已承諾實踐責任投資,我國大學也應跟上國際潮流,對年輕和未來世代做出正面示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