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林意玲(台灣醒報社長)
與談人:黃介正(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
文字整理:張庭維
主持人(以下簡稱「問」):近日震驚全球的事件就是緬甸發生政變,軍政府將緬甸的精神領袖,也是現任的總理翁山蘇姬給囚禁了,引起全世界關注與質疑,緬甸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選在疫情這麼嚴峻的時間點動手?過去緬甸由軍政府掌權了很多年,直到近年來才開始民主化。在這樣的歷史淵源下,緬甸此次的軍事政變大家是否不太感到意外?
政變早有端倪
黃介正:就長期觀察緬甸的政治情勢發展的角度,從去年緬甸大選前,一些政治勢力中間的板塊衝撞的情形,其實就可以看出端倪。只是說,沒有想到緬甸軍政府會在自己民意支持度這麼低的情況之下,還是決心出手發動政變。
以事後諸葛的角度來看,當然可以說,在民主化浪潮下,緬甸軍方感受到非常大的危機感。而在美國拜登政府上台後,對整個亞洲的政策已經逐漸定型,因此不會貿然出手去干預緬甸目前的政治生態,而緬甸軍方也是趁此時機點,果斷出手政變。
問:所以您覺得,軍政府這次的做法太粗糙,有一點像橫柴入灶,硬要把政權搶奪回來。這樣的操作能得到人民的接受跟認同嗎?
橫柴入灶 手法粗糙
黃介正:沒錯,手法真的是粗糙到不行,首先,看去年秋天的緬甸的大選結果,軍方所獲得的選票僅7%,在這麼低的民意支持度之下,還想要用非民主或非法的方式來掌控緬甸政府,基本上毫無正當性可言。
再來是緬甸人民才剛在4個多月前的大選中,做出了對於國家領導的選擇,而且還是由翁山蘇姬獲得壓倒性的勝利,結果軍政府現在的做法,完全違反了民意,更重要的是,也因為前面的兩個原因,軍政府幾乎不可能獲得國際上的聲援。
然而,我認為緬甸軍方也不笨,他們肯定是經過謀定而後動的政變。
問:但是過去在翁山蘇姬領導之下,其實人民起義也不是沒有發生過。
各方妥協的政治文化
黃介正:我覺得這要分為縱坐標、橫坐標來看,縱座標就是軍方跟民主鬥士間的衝撞,而橫坐標,得先從緬甸政權的組成來看,各省高度自治形成一個類似聯邦的國家,但與其稱作聯邦政府或中央政府,反而應該說是各省彼此之間有最大公約數的妥協。
所以緬甸總統溫敏,或是總理翁山蘇姬,並沒有外界想像的擁有極大的權力能指揮地方。基本上,緬甸所有政治上的決策,其實都是靠著各方妥協來換取和諧,
裡面各方角力的複雜程度,並不像美國各州與跟聯邦政府之間那樣簡單的關係。
所以依照緬甸本身過去的政治發展史及憲法來講,要如何跟地方各個不同的勢力妥協的壓力是橫坐標的,縱坐標則是翁山蘇姬和軍方的妥協,所以在這種橫豎都是以妥協為主的政治文化裡面,本身就是一個相當複雜的政治狀態。
問:沒錯,但有很多人在質疑說,緬甸的憲法其實已經相當程度保障軍方的權益
,為何他們還有危機感產生?
軍頭延續政治影響力
黃介正:說法有很多種,我覺得有兩個主要的因素,第一個是去年的選舉票數慘澹,讓軍方驚覺自己的支持度竟如此之低,使他們產生危機感。第二個原因是現在的三軍司令敏昂萊快屆齡退休了,他需要尋找第二春,來延續自己的政治影響力。
他當然要趁現在還握有軍權的時候,替自己鋪往後的政治生涯版圖,否則等到真的退休後,沒有了特權,他就得脫下軍服,跟一般民眾站在平等的起跑線上競爭,那可以想見他從緬甸政治舞台消失的機率很大,所以有一股很急迫的壓力在。
加上緬甸也有一些新式軍官,他們不是老軍閥所帶出來的,基本上都有出國受過西方教育的洗禮,所以新、舊軍官之間的思想與意見的不同,也會造成老軍頭的危機感。
問:翁山蘇姬過去因為處理羅興亞人的事情,讓西方國家非常的詬病,那現在國際間卻又反過來挺她,希望軍方釋放翁山蘇姬,黃教授您怎麼樣看翁山蘇姬在整件事情的爭議在哪裡?
翁山蘇姬的兩難
黃介正:我覺得民主是一個很複雜的東西,因為民主本來就沒有完美,民主就是在妥協,所以翁山蘇姬乘載著要把各省高度自治的緬甸桶箍在一起的壓力,同時還得在政治上跟軍方不斷的妥協,才能緩慢推進緬甸的全面民主化。
所以在羅興亞人的事情上,我們從人權衛士較嚴厲的角度來看,那翁山蘇姬根本不是聖人,諾貝爾和平獎拿的是有污點的;但如果從緬甸是不是能夠透過這種慢步前進的方式,最終走上比較合乎國際認可的民主體制,那翁山蘇姬的確有她的難處在,只是走得比較慢。
如果我們從緬甸的整個民主化及民主鞏固來講的話,其實也沒有任何實例,能被國際社會所認可,再加上去年的投票顯示,緬甸人民對翁山的期待還是很高。兩天前發生政變以後,羅興亞人在兩害相權取其輕的情況之下,選擇支持翁山蘇姬還是占多數。
問:現在西方各國都相繼譴責緬甸的軍事政變,要求軍方趕緊釋放翁山蘇姬及其他高層,甚至揚言表示,如果緬甸軍方不願放人,就要實施制裁。而西方社會所給予的壓力究竟能不能夠改變緬甸的局勢,軍政府會在乎西方的制裁嗎?
國際壓力影響有限
黃介正:其實國際社會的制裁力道,不只是在此次的緬甸,過去所有的在國際關係研究裡面,經濟制裁或是發表譴責聲明,對於當地實際的影響力極為有限,因此讓緬甸軍政府改變方向的可能性也比較低。
除非是因為經濟上面的制裁,而使得緬甸的人民揭竿起義,或者是造成巨大的動亂,否則,國際上道德性的勸說,很難改變目前緬甸的現狀。
有一些熟悉緬甸事務的專家都認為,緬甸人民的民族性相對來講屬於溫良恭儉讓,所以要他們稍有不對就上街起義反抗,是比較難見到的情況。
問:難怪軍方才會有恃無恐。黃介正教收您要不要預估一下,未來的情勢會怎麼演變呢?軍政府好像打算要執政一年呢?
疫情增加協調困難度
黃介正:好一點是執政一年,過去軍政府也有反悔過的紀錄,統治超過一年以上,所以講話不算話的紀錄是在案的,那麼現在各國能做的就是讓緬甸軍政府明白,他的統治既沒有國內的支撐,也沒有國際的聲援,他的合法性本來就不夠。
但以目前的局勢很難去預估接下來會怎樣發展,至少得確保翁山蘇姬的性命不會受到威脅,如果軍方的控制不會激起更大的民變,那外部的力量是可以適時進入做協調;但疫情又成了很大的阻礙,外國的媒體無法深入,而國際上能夠居中協調的人,也無法自由搭機進入,因此這次的政變可能會再拖一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