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農業用水的效率 超前部署水資源

汪中和 / 中央研究院研究員 2020/12/22 16:36 點閱 4845 次

臺灣今年豐水期缺乏雨水的挹注,一邁入枯水期,中南部立即就面臨水資源不足的窘境;加上太平洋已經出現了反聖嬰現象,預計接下來的春雨量會減少,為了確保民生及工業用水,明年嘉南平原的一期稻作停灌已成定局,對我國的農業生產自是不小的打擊,其實這也是全球共同要面對的重大問題。

水是每個國家各項發展的重要基礎,尤其農業用水占全球總用水量的7成以上,更是不能忽視的一環。近年來受人口增長、汙染以及氣候極端變化等因素的影響,全球水資源短缺的壓力不斷增大,提高水資源的管理策略和發展創新技術,已成為解決水資源危機的關鍵課題。

10億公頃農地受影響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在本月初發佈了《2020年糧食及農業狀況》報告,針對當前全球水資源的挑戰,呼籲各國要提升用水效率、提高生產率和促進水資源的永續性。報告顯示,全球農業地區有12億人口正面臨著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問題,影響近10億公頃的農業用地。如果將面臨水資源壓力較大和乾旱頻率較高的地區也包括在內,受水資源短缺影響的總人口高達32億,超過6成的灌溉農田經常嚴重缺水。

該報告的資料顯示,在中亞、西亞和北非,約有五分之一的人被迫生活在水資源極為匱乏的農業地區;在貧窮的國家和地區,有74%的農村人口甚至無法獲得安全飲用水。目前全球大約三分之一的灌溉作物面臨極高的用水壓力,估計到2040年,由於極端氣候變化導致缺水風險的農田面積將是2010年的4倍以上。

淡水供給少2成

不僅如此,全球目前有78多億人口,人口數量的增長推動了對水資源的需求,用水的消耗量不斷擴大,當前人類的總用水量已經是1960年代的2倍;加上經濟發展、都市化以及生活水準的提高,不僅導致飲食結構中含有更多肉類和乳製品等耗水的食物,也間接驅動工業、能源及服務行業對水資源需求量的不斷增長。

過去20年間,全球人均的淡水供給量已經減少了2成以上。隨著人口的持續增長,未來全球人均可用的淡水資源還將持續下降,當然也會連帶衝擊農業的用水。

報告特別指出,水資源競爭加劇和氣候極端變化的影響,正導致利益相關的各方出現緊張關係和衝突,進而加深水資源獲取的不平等;這個問題不但存在國與國之間,也對國家內的農村貧困人口、婦女和原住民等弱勢群體有嚴重的影響,需要區域的合作與國際的協調加以解決。

提高用水效率

提高農業用水的效率確實不是容易的工作,需要國家制定完善的法律制度整體規劃,以激勵大眾高效率的用水。如金融機構增加促進水生產力的投資,科研機構開發提高雨水儲存、廢水回收及節水效率的技術,合理的水價與水權的保障,減少食物的浪費等多管齊下的去推動,才能克竟其功。

水資源的保護迫在眉睫,這份報告給世界敲響了農業發展的警鐘,我們要維護糧食供應的安全,必須大力解決水資源的短缺問題,這是嚴峻的危機,但也是一個重要的轉機,對當前面臨乾旱挑戰的臺灣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