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官員懂得避嫌 國家才有素質

蔡又晴 / 資深媒體人 2020/11/26 16:43 點閱 4531 次

國民黨立委吳怡玎因為自己家遭到調查局搜索,居然在立法院利用質詢時間,公開向法務部長質詢,讓朝野立委跟官員都十分錯愕,除了部長不能對個案表示意見,堂堂立委居然質詢跟自己利益相關的問題,顯示立委法治觀念不足。

如果連身為立法者的立法委員都對迴避個案的原則如此陌生,那無疑對國家法治來說是種危機。

公私不分 黨國一體

避嫌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專業。最近台灣政壇混亂,就跟官員立委出現許多踰越分際的事情有關,例如之前發生的行政院小編,公然在立院製作梗圖,結果卻被發現這些圖片是被發送到親綠的網紅手中。身為行政院的編制員額,身分就是公務員,怎麼會去製作圖片給非行政機構的人使用?

過去在黨國一家的時候,在野黨都批評執政的國民黨公私不分,現在已經兩次政黨輪替,民進黨身為執政黨,更應該要以過去的經驗為教訓。公私分明說來容易,但是受到人情牽絆的影響,往往不小心就會觸碰到紅線。

監督角色成麻吉

例如說近來蘇貞昌內閣受到一些抨擊,監察院長陳菊立刻跳出來為他緩頰,更大力稱讚他的辛苦與努力。雖然了解兩人交情的人,可以說是兩人從黨外一路而來的老交情,但監察院跟行政院其實是平行甚至監督的角色,監察院長公開稱讚行政院長,其實已經跟自己的身分有所衝突。

台灣的民主跟法治要再深化,各個機關單位就要把權責劃分清楚。這次中天換照一案,就因為爭議很大,更需要NCC扮演客觀中立的角色。這個角色沒有辦法由外界粉飾,只能讓這些機關委員在平常的日常生活當中,自我要求才能讓外界不會有疑問。

政治應分立

美國的大法官往往都有跟政治分立的概念,尤其在總統到國會演說時,照例穿著法袍的大法官,還有穿著戎裝的將領,都不會對總統的講話鼓掌歡呼,因為軍人效忠的是國家,法官是依照法律獨立行使職權,這些行動都是為了證明自己的獨立性。

台灣還是有許多儒家文化留下的影響,還是有過去君主制的遺跡,按照憲政體制,台灣其實是總統跟行政院長的雙首長制,不過在實踐上,還是偏向總統制,在經過修法之後,總統的權力更是凌駕在行政院長之上。法條是可以修改的,但是心態卻是要自己去養成跟堅持的。

利益迴避有分際

接下來台灣還要面臨許多關鍵的抉擇,這包括了美國豬肉的進口、如何對抗疫情、疫苗的採購跟注射還有許多軍事武器的採購,這些都是攸關全體民生的大型政策,也不諱言,當中自然牽扯了巨大的利益。

雖然我們可以訂立許多法律法條,去限制跟規範各種弊案,但是最根本的,還是人人要對自己的分際跟責任清楚掌握。只有自己自發遵守,台灣的法治才能說,又再往前邁進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