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咖啡坊》特斯拉、鴻海裕隆 電動車台灣大爆發?

邱文福 2020/10/19 13:37 點閱 4723 次

特斯拉電動車相關供應鏈台灣業者再投資千億。特斯拉台灣供應商中有15家廠商申請經濟部專案,金額超過1千億。經濟部投資處長張銘斌指出,範圍涵蓋車電、馬達、電池、車身、充電等五大系統,顯示台灣電動車相關產業舉足輕重。而裕隆與鴻海也宣布「鴻華先進科技」成立,以電動車平台供應商自期,目標全球市佔10%或300萬輛。

做特斯拉戰略夥伴

早在2005年左右,美國特斯拉草創初期就曾選定台灣廠商作為類戰略夥伴,那個時期初創的電動車廠既沒有數量也看不到未來,擁有高科技實力的台灣廠商應該是全球唯一願意提供合作的,因此當年特斯拉就在桃園龜山林口園區設立分公司,卻在2008年撤出。如今特斯拉壯大了,台灣當年沒放棄特斯拉的合作廠商再大舉投資,較大的有群創觸控面板702億元、和碩主控電腦149億元、同欣電的影像感測封裝97億元和巧新鍛造鋁鋼圈92億元。

經濟部投資處長張銘斌強調,在特斯拉供應鏈中,廣義的台廠供應商涵蓋近75%,等於一台特斯拉有四分之三的零組件都是由台廠供應,若沒台商,特斯拉也很難生產,可見台灣的影響力。

特斯拉奇蹟式崛起

他進一步解釋,會有這樣的成績,主要是特斯拉需要電子化程度高的供應鏈和傳統車廠競爭,恰好台灣電子機械等中小企業有過傳統車業供應鏈經驗,因此搭上特斯拉這班車,事實上也有若干稍後退出的廠家。

特斯拉在2008年後由馬斯克主導企業動向後,洽逢美國金融風暴,卻奇蹟式的獲得優惠融資又買下加州就有車廠,在艱困中意外成長、茁壯,如今已在中國上海設立亞洲車廠,並在進行德國黑森林附近的歐洲廠。

裕隆以鴻華先進再生

在此同時,已退出中國市場的裕隆納智捷,以其華創車電配合鴻海集團於16日成立「鴻華先進」。眾所週知,鴻海進軍車業早已超過20年,但是從來不敢貿然走入自主品牌,若干年前郭台銘雖然投資過中國小鵬電動車,也只是九年一毛之舉。

這次,鴻海攜手裕隆強攻電動車,宣稱將於兩年後首亮相,拚的是全球電動車「平台」10%的市佔。這可以說是國內科技大廠全面跨足電動車領域的首例。在這場「鴻海科技日」中,發表的是名為MIH的電動車軟硬體開放平台,平台上的所有規格、參數及軟體等開發成果將開放給合作夥伴運用,讓各家車廠在MIH的基礎上,以最低代價及最短時間,開發出需要的車型,全面帶動台灣進軍電動車產業。

納智捷浴火再生?

市場推測,在台灣,鴻華先進將會扮演過去華創車電角色,因裕隆仍是代工廠,有可能兩年後推出全新的電動納智捷?鴻海現任董事長劉揚偉曾強調鴻海不做EV品牌只打造EV開放平台。而 劉揚偉強調鴻海攜手裕隆,就不是要做全新電動車品牌,是要打造台灣進軍電動車市場的技術平台,目標是兩年後交出第一份成績單,到2025年左右全球預估有3000萬輛的電動車中,至少有10%300萬輛是運用鴻海的MIH電動車技術平台。

當天出席鴻海科技日的裕隆董事長嚴陳莉蓮也在會場說,汽車產業正迎向新的改變,內燃機為動力的設計將被電能取代,必然帶動全新的汽車供應鏈。 劉揚偉則說,台灣做電動車的時候到了,但希望透過軟體和硬體平台的開放,讓台灣的電動車產業不要重複投資,縮短產品開發時程,讓台灣的電動車可以更快進入市場。市場人士推測,如果是納智捷浴火鳳凰重出江湖可能不需要兩年。

鴻華先進的戰略思維

電動車成本中動力電池佔30~35%,驅動系統20~25%居次,因此電動車業者誰掌握電池技術就能得天下。 鴻海的產品長蕭才祐表示,鴻海自力開發的電池黑科技,可使電動車的電池重量再減半、體積縮小約15%、壽命提高10%以上。

鴻海的電動車解決方案中,還將馬達、直流變壓器、控制器、齒輪箱、車載充電器及電源轉換器等「六合一」化,能以模組化及標準化的解決方案,提供合作車廠開發小客車或商用車。

攜手裕隆在劉揚偉的戰略構想中,以PC為例,攜手裕隆達成史無前例的跨業合作。他認為在PC大家看到最大差別就是速度,因為分工合作,速度變快。如果全部由企業自理,速度比較慢。速度跟不上外界時,它就要變。如今 傳統車業追不上特斯拉的速度,就是要變。

論者認為,過去15年間,中國出現約300家所謂電動車的造車新勢力集團,至少有20家企業曾興高采烈的受邀前往協助「樣品車」打造,以為可以贏得參與正式投產行列的供應體系,卻苦等無下文,連參與供作的應收款也沒消息,如今中國造車新勢力還活躍的不到10家,這幾家或可成為鴻華先進的潛在客戶?倒是越南、印度以及前些時談及合作的FCA中國或有空間可以讓鴻華先進切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