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負成長的新挑戰 追求老而健康的社會

彭蕙仙 2020/09/24 16:50 點閱 2474 次

國發會日前發布《中華民國人口推估報告》。根據最新調查,台灣今年已進入「總人口負成長時代」,這較原先預計的時程提早了2年;此外,我國將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比預期提早了1年;人口紅利則將在8年後、2028年消失。

所謂超高齡社會是指65歲以上的人口數超過總人口的20%;人口紅利則是指工作人口(15歲至64歲)佔總人口的3分之2,也就是66.7%;通常人口紅利與經濟成長有正相關的關係。

台灣人口又老又少

從上述國發會所公佈的幾個數字,可以看出,台灣不但越來越老,而且人口還越來越少。面對這樣的社會,政府除了必須提出不同的人口政策,增加年輕的新人口、阻止又老又少的現象持續惡化之外,也應努力增進國人老後的健康,讓超高齡的台灣人有機會享受更長的健康餘命歲月。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對健康的定義是:「在身體、精神及社會等各方面處於健全狀態」。依此觀點,再配合內政部所發佈的平均餘命統計,以及衛福部的資料,可以計算出國人的平均健康和不健康生存年數。

健康生存年數是指一個人在死亡前扣除不健康,如失能、慢性病纏身、臥床無法自由行動的年歲後的實際壽命。

目前我國的平均壽命為80.9歲,而根據最新調查統計資料顯示,國人的平均不健康存活年數為8.5年。扣除掉不健康存活年數,才是一個人能夠真正享受健康、自由行動的年歲,也是在高齡化趨勢下,人類追求的目標。

不健康年數上升

因此,近年來,在進行國際比較時,健康生存年數往往比平均壽命,受到更多重視。在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所調查的63個經濟體中,台灣的健康生存年數排名第22名,居前3分之1。

不過,從WHO自2000年開始進行不健康存活年數的國際比較以來,國人的不健康年數就呈現緩步增加的趨勢。國人2000年時的平均不健康存活年數是7.96年,由此可知,這個數值已增加了0.54年,相當於6.5個月。國人的「不健康生存年數」年年成長,對快速進入超高齡社會的台灣來說,是一個警訊,因為這增加了所謂的長壽風險。

勞健保須改革

如果要避免成為貧病交加的下流老人社會,無論是政府還是個人,都不可心存僥伴,必須坦誠面對問題,並提出解決之道。

就社會制度而言,台灣有勞保和全民健保,如果這2個制度可以健康的持續運作下去,台灣大部份的老人應該可以得到最起碼的生活保障。不幸的是,勞保和全民健保將面臨破產這件事,已不是傳聞,而是有很大的可能會發展成明確的危機。對此,政府不可再逃避下去了。

而個人也必須就老後的健康、經濟、人際關係、生活樣態,進行規劃和準備。畢竟,每一個人都必須為自己的人生負最終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