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隨筆》台灣醒報生日快樂!

胡為美 2020/09/06 14:39 點閱 2242 次

醒報今年十二歲了,九月一日是醒報的生日,醒報董事長邱文福,社長林意玲夫婦及同仁們,遂提前在8/29週六,舉辦了一場感恩音樂會. 請來由台東前縣長黃健庭領軍的“台東好男聲,首長四重唱”,演唱,短短兩小時的慶祝活動,還包括由醒報同人現身説法,擔綱演出記者一天行程的短劇,同時也放映了醒報12年回顧影片。最後切蛋糕與茶點聯誼,賓主盡歡而散。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醒報的週年慶典,感覺很清新,社長夫婦及貴賓致詞時都不忘強調醒報創業維艱,守成不易,我不禁想起前不久剛讀到的一篇文章,是天下遠見事業群的執行長王力行所寫,關於媒體前途的現況與省思。

王文的標題:數位轉型是企業共同困擾。她在文中回應朋友們關心的詢問:紙張消失,妳們的雜誌和書怎麽辦?其實,王説,今天各行各業都有數位轉型的困擾,自從1999年,三位哈佛學者提出“破壞式創新”開始,就點出進入數位化時代,科技引領企業的翻轉。90%受訪的企業家都認為,自己企業正遭商業模式破壞,谷歌[Google]的出現,奪走了媒體大部份的廣告業務,還不需負擔內容成本。

王氏又説,美國博森顧問創辦人喬希.博森(Josh Bersin),面對數位轉型,以美國媒體為例,它擺脫傳統由上而下的管理模式和組織,它依地區分成不同的小型單位,每個單位自行負責產品和服務,業務和人力,主要是各區域的讀者和業務客戶各不相同。

這樣的小媒體更能聚焦和深耕,增加內容和服務的強度,要各單位主持人對讀者和客戶的反應負責,也就是內容的影嚮力取決於讀者和廣告客戶是否買單。而總公司透過即時行動資訊平台來溝通,主要的功能性部門,則提供共享服務,包括客服,人才招募訓練,最重要是建立集體,透明,深度共享的文化。博森強調,共享文化是成功關鍵。

數位轉型的目標是成長,當你原有的業務不符合期望時,數位轉型要有更大的新業務。而且一定要有可獲利的商業模式。同時,你要先界定在那個領域轉型,它可以是1,增加客戶参與,2,提升數位產品和服務,3,加強營運績效,這些從管理學者和刊物文章裏得來的分析與建議,也是啟迪思維的另一種方式。

醒報從數位原生媒體,走到五媒合一,(電視,廣播,報紙,手機,網路)。而在此之前,經營者林社長還曾擔任過其他報章雜誌的主編及社長,在媒體界的資歷得天獨厚。正如作家約翰。巴斯(John Barth)所説:你經歷過的人生不是你的人生,而是你體會的人生。體會過的人生會在你的腦海中反覆出現,讓你理解其中的意義,並找到自己在這個世界的位置。

今天我們一同為醒報慶生,當然希望醒報能夠在終身學習的基礎上,快樂成長。誠如醒報在邀請函上所説:“醒報一直稟持求真,求善,求美,有信,有望,有愛的經營精神。”我們欣見醒報在邁入青少年成長期的現在,12歲小小年紀,已經掌握住這樣的成長方向,我們深信,未來社會的生存法則,決定方向比決定目的地更為重要。醒報的上坡路還要持續前行,聖經箴言23:19上説“我兒,你當聽,當存智慧,好在正道上引導你的心。”這是正道,要行在其中。”擁有人生的羅盤,勝過詳細的地圖,對的價值觀,就像北極星,指引你走在一條正確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