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陸生lock down到什麼時候?

陳長文 2020/06/16 19:29 點閱 2450 次

根據教育部最新資料統計顯示,2018年大專院校境外學生仍以來自大陸地區計2萬9,960人(占23.6%)最多,兩岸學生得齊聚於台灣高校、一同學習,乃前總統馬英九於2011年開放陸生來台之成果,透過持續深化與交流,從象徵「陸生元年」至今,已將屆滿十年。

不理會陸生受教權

但自疫情爆發之初,政府暫緩回鄉過農曆年的陸生返台上學,不僅大大影響「陸生」受教權,更使應屆畢業生生涯規劃面臨諸多不確定。一個學期已過,新學期將至,據報載目前仍有2.6萬名境外學生無法來台(陸生7463人)。

其中更有8000名畢業生(陸港澳生約2500人),加上9月分即將來台的1.6萬名新生,則有將近4.2萬名學生等待教育部與指揮中心的「明確」指示。

年初開學季適逢疫情爆發,當時筆者即主張「檢疫」並非「阻絕」,能「隔離」(quarantine)就不該「封鎖」(lockdown)。政府應讓檢疫後健康無虞之陸生如期開學、復學、畢業,倘未能積極確保境外生、陸生受教權即屬失職!

令人遺憾的是,政府從未將境外學生視為自己人看待。即便近日蔡政府宣稱將提案解決,然而早該做的決策至今仍未有確定的時程,政府應認知學生上課、畢業的權利,不能犧牲且一刻也不能等!

有助跨界法學研究

在筆者所講授的「超國界法律」(Transnational Legal Problems)課程,從陸生元年起也不乏陸生身影,陸生代表著相同國家的不同法律體系與文化,台灣與大陸現階段便存在著「準」超國界法律問題。透過陸生參與課堂討論與學習,兩岸交流分分秒秒都在進行當中,自然且自在地如空氣一般。

由於來自多元的背景,使這門課不僅僅是研究解決跨境法律問題的知識,更成為同學們共同思辨、共商一個「民主」、「法治」、「自由」、「均富」制度的舞台。

這不正是兩岸共尋「良制」最好的實驗室嗎?陸生將其出生至大學階段在大陸的生活經驗、累積的知識,帶到台灣與台生們分享、激盪。少了陸生則教室裡的主角之一不復存在,將是兩岸學生的一大損失,筆者甚感惋惜!

兩岸交流起點

陸生是兩岸交流的起點,基於國際現實、地理位置乃至我國憲法增修條文規定,台灣與大陸的互動更應擴大而非減少。穩定的交流管道與美好的交流經驗,將使未來廣大的大陸同學在做生涯規劃時,都能將來台學習列為人生必經的一趟旅程。

倘若因為政府不友善的政策而中斷,則未來大陸新一代年輕人,對同屬一個中國的台灣將「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陸生是知己更知彼的媒介,畢竟能多一個情同手足的朋友總比多一個敵人好。

政治考量到何時?

其實,這些飄洋過海的「陸生」,若不是懷抱著對台灣這片土地、社會的好奇、興趣,想了解台灣的歷史與生活及同屬中國人的親切感,更甚者,內心若沒有一絲絲憧憬這裡的文化底蘊、對法律制度的欽羨感,怎會想在人生正青春、要飛揚時特別來台灣走一遭呢?

筆者呼籲政府應儘速解決境外學生返台問題,撇開國家統一不談,政府有責任透過交流正常化而確保兩岸和平發展。兩岸學生自然、長期交流是過去國統綱領裡「交流互惠」與「互信合作」最好的實踐。切莫再有不必要的政治考量,否則究竟要lock「陸生」down到什麼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