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博物館需新定位 學者:留才不易

林祐任 2019/12/22 19:01 點閱 19923 次
博物館其實屬於「知識與勞力密集產業」,也出現五缺:缺錢、缺人、缺資源、缺行銷、缺理解。(Photo by Wikimedia Commons)
博物館其實屬於「知識與勞力密集產業」,也出現五缺:缺錢、缺人、缺資源、缺行銷、缺理解。(Photo by Wikimedia Commons)

【台灣醒報記者林祐任台北報導】「博物館也有五缺:缺錢、缺人、缺資源、缺行銷、缺理解!」全國博物館論壇自9月起在全台各地舉辦專業與分區論壇,22日會中不少學者都提到博物館的人才外流嚴重,對此有學者建議可仿照國外知名博物館成立研究所,兼顧理論與實際。文化部長鄭麗君回應,政府可鬆綁相關預算。

博物館的社會責任

「我們到底期待什麼樣的博物館?這樣的博物館需要什麼樣的制度支持?制度規劃需要什麼樣的原則?」北藝大博物館研究所副教授黃貞燕提出3大問題。她表示,我們不能以「功能」來定位博物館,在其他場次的論壇中,她聽到很多人以「個性」來形容博物館,因此這樣的博物館所需的制度跟以往大不相同。

對此,黃貞燕認為必須要達到3個大方向,第一,應重整博物館事業圖像,並打造相應的團隊;第二,建構人才專業發展機制,過去人才培育都被簡化為課程培訓,應給予明確的生涯升等規劃。第三,建構資源整合的平台,包括橫向與縱向,前者為串聯不同博物館的資源,後者指的是讓博物館成為學校、NPO、社區大學等的關係人。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館長林崇熙也指出,博物館當代的定位不應只以到館人數、收入來衡量,而是應以公共化、社會責任為指標。在公共化方面,除了吸引民眾參觀,還可以降低文物的授權門檻;至於社會責任,博物館可以和教育機構合作,此外為了實現文化平權,博物館也應提供文化弱勢者參與的管道。

人才變耗材?

「我以為我是一個博物館的人才,但工作之後才發現我只是一個博物館的耗材。」黃貞燕引述一位博物館工作者的說法。台北當代藝術館副館長張玉漢表示,博物館其實屬於「知識與勞力密集產業」,且薪水低加上工時長,導致博物館也出現五缺,其中「缺理解」指的是中央和地方政府不知道博物館到底需要什麼。

林崇熙指出,以公立博物館為例,人才比例呈現金字塔型,頂端的研究員非常少,而基層的研究助理很多。對此,林崇熙建議,可比照國外知名博物館成立研究所,在理論和實務上得以兼顧。大二結文化基金會董事長林奠鴻則認為,「政府應將權力、資源下放」,因台灣很多能量都隱藏在民間。

專業兼顧自主

文化部長鄭麗君回應,博物館的定位應為維護生物、文化多樣性,以及促進社會永續發展,尤其要關注臺灣多元族群文化以及多元社群的需求,例如原住民、客家、新住民乃至於眷村等等。在人才培育方面,由文化部結合大學跟相關館所,設計不同職涯階段的在職訓練與國內外專業進修,對此必須鬆綁預算的相關規定。

鄭麗君強調,博物館也應該專業化組織設計,同時兼顧自主性,降低文化行政兼辦營運跟業務承辦的思考模式。對於政府完全下放權力,鄭麗君說並非不可能,不過要修《博物館法》,得從長計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