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許雅筑綜合報導】掃描憂鬱症患者大腦,就能預測他們對治療藥物的反應!科學家一直都在尋找有些人對抗憂鬱症的藥物沒反應的原因。根據大型國家試驗EMBARC的研究,以及發表於《Nature Human Behavior》中的研究結果顯示,透過掃描憂鬱症患者的大腦,能預測他們對抗憂鬱藥物的反應狀況。
核磁共振檢查
根據《每日醫學新聞》報導,研究人員於2012年開啟一項為期16週的大型國家試驗(EMBARC),該試驗在美國的4個地方進行,並共有296名重度憂鬱症患者參與試驗。這些參與者接受核磁共振成像掃描、接受抽血以便研究人員得到他們的DNA等等,並且完成用以分析他們症狀的問卷。研究人員也在試驗中隨機分配給某些參與者抗憂鬱藥物或安慰劑。
研究人員透過核磁共振成像的結果觀察參與者大腦的構造與活動狀況,他們比較了服用抗憂鬱症藥物、安慰劑,以及未服用藥物的對照組之間,核磁共振成像顯示出的結果之差異。研究人員分析之後發現,若要知道憂鬱症患者服用藥物後8週內是否會有效,可以從他們大腦區域內部、區域和區域之間的功能性連結模式看出端倪。
根據《Medical Xpress》報導,研究人員指出,對於某些憂鬱症患者,大腦在休息狀態時接受成像掃描的結果,會是較好的預測指標;但對於另一些憂鬱症患者,大腦在活動狀態(處理情感等等)時接受成像掃描,是更好的預測指標。上述研究著重於大腦休息狀態下的結果;《Nature Human Behavior》則分析大腦在活動狀態時的結果。
「機器學習」技術
《Nature Human Behavior》的研究中,研究人員讓參與者看著表情不同的多張人臉照片,這些照片會附有與情緒相關的詞彙,但那些詞彙不一定與照片中的表情相符,參與者則會被要求唸出那些詞彙。研究人員在此同時,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掃描參與者的大腦。
透過一種稱作機器學習的人工智慧技術搭配成像結果分析,研究人員發現,觀察參與者特定大腦區域能協助預測抗憂鬱症藥物是否對他們有效。當參與者在情緒處理時的大腦運作模式與沒有憂鬱症的人不同,抗憂鬱症藥物有較高的機率對他們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