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應消費香港抗爭 政客要哀矜勿喜(李武忠 )

李武忠 2019/08/15 10:19 點閱 38567 次

這些日子以來蔡總統運用香港反送中的紛擾,成功的讓自己在年輕族群的支持度上升。而台灣社會普遍支持香港人民追求民主自由的行動,也感同身受,問題是,香港人準備好要革命了嗎?政黨不應見獵心喜。

鼓勵與中硬碰硬?

隨著香港局勢的惡化,中國官方可能出現強力壓制,可預期「顧台灣、護主權」會是接下來民進黨的選戰主軸,希望形塑自己是最能護台灣主權的政黨及總統候選人,或可掩蓋施政的無能,如因此鼓勵兩岸持續硬碰硬,可能帶來政治、經濟、外交甚至軍事衝突的風險,已經不是這個國家領導人最在乎的事,問題是台灣民眾同意嗎?

蔡總統在就任之初,即迫不及待的高舉改革大旗,大刀揮向軍公教退休俸,所持理由是國家財政困難,今日不做明日會後悔,不能預支年輕人的未來。只是事後蔡政府卻花費大筆的經費,去做前瞻建設、養肥貓,去做政治酬庸,去綁外交,去購買武器,絲毫看不出台灣財政有困難之處,讓改革失去正當性,也不思如何將國家財政的餅做大,讓多數民眾過好日子。

簽自貿協定更重要

明明知道台灣經貿需要靠出口,與各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對台灣經貿發展至關重要,這些年蔡政府積極向美日靠攏,也獲得美國川普政府同意出售大批精銳武器及蔡總統在過境美國時給予諸多禮遇,卻沒有簽下一個對台灣產品外銷有顯著幫助的自由貿易協定(如台美FTA、台日FTA),讓台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受到影響,而這是台灣生存的根本。

如今到了選舉政府各部門又挖空心思,推出一系列的「惠民」措施(連項目未定就答應撥錢),撒錢救選情,許多項目早就該做沒做,難怪被外界質疑是政策性買票。這些花的都是老百姓的辛苦納稅錢,對促進國內經濟成長幫助極為有限,遺憾的是許多知青無法看清問題的本質,對於政府這樣花錢的方式卻無感,似乎又重回「巴肚扁扁也要挺阿扁」的時代。

假改革,真鬥爭

兩岸統一是中國大陸當局的一貫主張,而台灣迄今仍屹立不搖,關鍵在於團結的民心以及渴望民主自由的決心。然而蔡總統面對美中兩強對抗(美國要力阻2025中國夢的實現),一直採取「親美抗中」政策,恐將台灣推向美中戰場。這樣的做法是否符合台灣人民最大利益,從未經過公開討論,也未尋求共識,造成台灣內部的紛亂,令人擔心禍起蕭牆。

捍衛台灣主權

兩岸關係該如何走下去,攸關台灣兩千三百萬人民的未來,想成為國家領導人對此必須要有清楚的論述並權衡利弊得失,畢竟「革命不是請客吃飯」,台灣年輕人不想成為第二個香港,不僅要壯大台灣經濟實力,更要如以色列青年般,有誓死捍衛台灣主權的勇氣和決心,這些都不是打打嘴砲,敲敲鍵盤,上街喊喊口號而已。

讓年輕人決定國家的未來,政客不能只利用年輕人的純真與熱血,而不為他們審慎籌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