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張元融台北報導】「採用學習歷程檔案恐釀軍備競賽、助教育資本主義!」各大學正研擬申請入學參採學習歷程內容之際,國教行動聯盟於11日舉辦「申請入學審查品質座談會」,彙整各界意見供教育部參考。北一女前校長楊世瑞指出,應符合招生慣性,維持申請入學、指考兩大管道的均衡招生比例。
大學爭先搶學生
北一女前校長楊世瑞表示,108年課綱推動學生自主、活化教學等,是台灣中等教育的新契機,但台灣高教自廣設大學以來招生名額居高不下,加上少子化、招生競爭雙重影響,各大學為了先錄取學生,不斷擴大申請入學招生名額,違反「先少後多」的招生慣性原則,讓考招制度問題如滾雪球般逐年擴大。
「教育部推動的學習歷程檔案是雙面刃!」楊世瑞認為,其美意雖是強調學習歷程,但每學期得上傳檔案、高中多元選修要對應大學校系學群等,仍會造成高中開課壓力及學生選課落空的焦慮。此外,只可填6個志願的申請入學若佔高比例招生名額,勢必壓縮學生轉換跑道、準備指考的時間,反而可能製造出更多技術性操作與作假的空間。
「當務之急是穩定家長與學生的憂慮,符合招生慣性。」楊世瑞指出,應在扣除特招、繁星推薦名額後,維持申請入學、指考兩大管道的均衡招生比例,同時也應儘速規劃大學退場機制,回歸人才培育、教學品質的高教專業。
家長批:軍備競賽
「如果沒有富爸爸怎麼辦?」國教盟監事尹蓉先則列舉大學端申請入學所採用的社團參與證明、學生幹部證明、各科研習體驗營、競賽等審查項目,並指出,這些項目並不符合評量工具應具備的公平性、客觀性,無異於是讓有富爸爸的考生擁有更多機會。
企業主家長代表陳國祚表達訴求:「真正能照顧弱勢的指考名額應達到5成以上,以淡化軍備競賽;各類科系名額應平均,修改目前熱門科系個位數指考名額現象;營隊、科展、發明展等「用錢堆積出來的項目」不應列入學習歷程計分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