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威權體制下的國家級的領導人的國殤,很少聽說人過世後遺體長達4年不下葬的,但是台灣的朱門恩怨真實發生了:台灣的已故富豪「青果大王」,為了遺產鬧了這麼一場繼承的官司,國稅局執法期間長達11年,極盡扣押、重罰等等的法治手段,才能讓子孫互訟的鬧劇罷手。
補稅10億餘元
享年96歲的陳查某生前是成功的商人,曾經因為出口香蕉到日本發大財,加上遇到台灣經濟起飛,後續投資味王味素等製造業,子孫都雨露均霑,長子陳建忠還因此入了日本籍,改名穎川建忠。
但是因為生前未曾妥善處理遺囑與繼承分配的法律程序,他的遺產稅的官司一拖延就是身後19年才底定。2012年台北市國稅局終於以補稅高達10億7000萬元結案。
歷史會重演,去年(2018)從日本傳回,今年高齡97歲的陳查某長子穎川建忠已經失智三年,生活無法自理,而且他的三個已經入籍日本的兒子二個女兒,也開始分成兩派互訟爭產,其激烈程度不下於上一代1993年8月陳查某過世的情景。在東京的第三代爭產訴訟二造是,老大、老三結合,對抗二哥與元配、妹妹的聯盟。
「房室情結」作祟
如果說陳家的財富王國,創業的陳查某有開創之功,但是他生前有何豐功偉業呢?他懂得適當的時機切入對的產業,香蕉讓他致富後又陸續投資航運、建築、拆船、保險、食品…錢滾錢,利上加利,終成為一方富豪。
加上他育有三男二女,以世俗的標準來看,無論是財子壽、福祿壽、五子登科,不管怎麼說,陳查某都是電影界編劇喜歡誇張渲染的成功男人。
但是為什麼他的身後的遺產官司,可以拖延到近乎五分之一世紀這麼久呢?分析起來,首先三個兒子的互訟就充分反映台灣社會繼承漢人「房室情結」的傳統父權體系的價值觀。
「目的信託」高明
陳查某的財產總額,首先給兩個女兒的部分先撥出來,一般台灣閩南人的風俗是先給女兒一棟房子,然後「外姓」的女兒就會自動蓋章放棄繼承權,其餘萬貫家財給三個男丁,挑宗祠的兒子繼承。
如果我們想跳脫這些傳統的窠臼,是否有更好的法律途徑呢?有的,首先可以先求助民法繼承篇法律的法界人士,專長辦理遺產過戶等細節的律師不少,但是如果財富多到要專案處理,可以再邀請信譽可靠的私人銀行的信託專家來幫忙,台塑集團的王永慶生前遍訪英美先驅的繼承模式,樹立的「目的信託」也是高明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