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吳婉瑜台北報導】「政黨沒提出最強棒,選民如何選出最好的總統?」世新大學資管系教授吳統雄18日指出,坊間民調公司多違反隨機性,他建議應改為兩階段初選。前副總統呂秀蓮也表示,藍綠兩黨初選採全民調,與實際結果有極大落差,顯示民調無法反映真正民意。
民調淪灌票工具
「台灣黨內初選怎麼是用全民調?」呂秀蓮透露,她日前與前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卜睿哲見面時,對方的一句話道盡我國黨內初選的許多問題。她表示,採用全民調的問題是黨員被抽到的機率很低,約萬分之五,若黨員中選的機率低,如何選出真正代表政黨的最強棒?
再者,全民調還有不真實與不負責任兩大問題,受測者隱藏真正意見,甚至回答與實際相反,且接電話的人不一定會去投票,這些因素都很容易導致對手陣營灌票,反而推出黨內最弱的對手。呂秀蓮感嘆,每天各家出爐的民調數字都不同,民眾與電視媒體卻花一個晚上的時間談論,若民調本身不正確,豈不是浪費資源?
吳:應採兩階段初選
吳統雄指出,民調要準確應符合三要件:隨機性(等機率性)、樣本數與以及抽樣方法。其中隨機性應符合完整母群清冊(如過去的電話簿)、不可替換樣本。他進一步解釋,許多民調單位已提供並篩選過母體清冊,也有因為樣本數抽不到(沒接電話)就換人,這些都是造成民調與實際選舉結果落差大的因素之一。
不過,吳統雄也認為,因民調公司有營運壓力,無法完全改變民調方式,因此他建議,黨內初選制度應改為兩階段,第一階用全民調取前兩名候選人(若只有兩位則不用),他說,全民調雖有10%以上誤差,但可以避免現況將一、二名顛倒,第二階段則回復黨員投票,才能回歸政黨政治的基礎,不受外力介入干擾。
「政黨應選出誰適合代表黨參選,而非選出誰最適合當總統,」資深媒體人康仁俊表示,藍綠制度上都面臨初選和投票結果有落差的情況,他認為黨應出選誰最能代表黨,他建議可採公辦初選的方式,以避免民調結果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