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吳婉瑜台北報導】想有樂齡生活須先做好準備!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10日表示,他們針對50歲以上退休與老年預備的調查結果顯示,有4成民眾尚未實際規劃退休生活。榮總醫院老年精神科醫師蔡佳芬建議,找到屬於自己紓壓的方式、建立交友圈,找回被需要的感覺可預防老年憂鬱。
言語中觀察憂鬱傾向
葉雅馨指出,70歲以上民眾每10位就有1位有明顯憂鬱情緒,需要專業協助。其中,女性一周內有憂鬱情緒的比例高於男性。葉雅馨建議,尚未退休前先安排能取代工作的活動,藉由運動、培養嗜好、親友相聚、從事志工服務等行動,累積正能量,享受快樂的退休生活。
蔡佳芬指出,老年憂鬱的危險因子有鰥寡孤獨、久病等,退休後從事擅長的事情貢獻社會,可有效對付危險因子。她強調,保持社會上與人往來,是抗憂鬱很重要的方式之一,同時她也呼籲長者,憂鬱症狀都有方法可以治療和解決,千萬別排斥就醫。
及早規劃退休生活
「近期常挑戰騎單車100公里,」曾是上市公司主管的董國震,也在現場分享退休生活,他靠著擔任志工找回生活重心,把以前工作管理的經驗運用於志工服務上,從中交到許多朋友,近期更迷上騎單車,他笑說:「用幾千元買的小折,至今已突破好幾個100公里。」
董氏基金會執行長姚思遠表示,台灣14%人口的年紀已超過65歲,已邁入世界衛生組織分類的高齡社會,針對老人憂鬱防治應採取正向努力,及早擬定高齡方案,基金會近期舉辦樂齡圖文徵選活動,讓民眾分享退休後的生活,也盼喚醒社會大眾規劃樂齡生活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