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美國歷史,就從地圖開始

醒報編輯部 2018/10/23 09:44 點閱 15702 次

冷戰後經濟

冷戰爆發後非但沒有影響美國經濟,反而為國內注入新的活力。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政府借鑑新政的經驗,不斷擴大政府開支,刺激經濟發展。
韓戰爆發後,美國政府支出從1950年的700億美金,增長到1960年的1510億美金,主要用於發展國防軍工、投資科學教育、改善基礎設施和建設廉價住房。其中,國防開支在政府開支中的比例將近70%,成為刺激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此外,「馬歇爾計畫」也打破長期存在於西歐各國之間的關稅及貿易壁壘,使受援國成為美國的原料產地、商品市場和投資場所。

在政府的各項投資中,最造福百姓的,莫過於建設高速公路。1956年,為了能在戰時快速調動軍隊、疏散平民,國會通過《州際公路法案》。根據該法案,聯邦政府投資260億美金,興建遍及各州的州際高速公路。在聯邦政府的帶動下,州和地方政府也掀起興建公路的熱潮。到1960年,美國高速公路里程達到533萬公里。
便利的交通條件使得開車、搭乘計程車成為美國人出行的第一選擇。人們對於汽車的需求量暴增,欣喜若狂的汽車生產商們全力擴大生產規模。一些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生產軍用汽車的公司也紛紛轉產小汽車和卡車。結果,美國的汽車生產量與占有量迅速提高。1955年,美國的民用汽車達到800萬輛。到1967年,每1000名美國人就擁有505輛汽車,是為世界之最。

大都市產生

交通設施的改善和汽車的普及,空前改變美國人的生活方式。越來越多人搬離都市,前往郊區購買小別墅定居。高樓林立的都市中心逐漸被多個小郊區的別墅所包圍。隨著人口向郊區的遷徙,原本位於都市中心的企業、服務業也遷往郊區。不過,市中心與郊區仍有著高度的社會、經濟聯繫。在地理學家看來,這兩者構成一個新的地理單位:大都市。大都市一產生就表現出旺盛的生命力。

1910年,美國政府剛開始統計大都市區數量及其人口的時候,美國只有19個大都市,在大都市生活的人口只占美國總人口的28.3%。到1950年,一半以上的美國人已經成為大都市的居民。圖41-1反映當時美國人口最多的21個大都市區。

在所有的美國大都市中,紐約獨領風騷。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紐約房地產商人亞伯拉罕‧萊維特率先改進郊區別墅的建造方式,設計出一種沒有地下室、只鋪一層厚厚的混凝土作為地基的別墅,同時在外地製作房屋部件,再運到地基上組裝起來。這種建造方式既確保施工品質,又大幅縮短修建一棟別墅所需的時間。他興建的模範郊區社區「萊維敦」風靡一時,吸引大批紐約人前來定居。其他房地產商也爭相效仿萊維特,大規模興建「萊維敦」式郊區社區。郊區化的發展使紐約的都市規模不斷擴大,逐漸與其他都市相連,形成特大型的都市化地區。

1950年,紐約橫跨紐約、紐澤西兩州,形成紐約—東北紐澤西大都市區。後來,新的紐約—東北紐澤西—長島聯合大都市區從紐約、紐澤西州開始,向北綿延至康乃狄克州、向南綿延至賓夕法尼亞州,成為全美國,乃至全世界首屈一指的超級大都市。在紐約迅速發展的同時,費城、波士頓等都市也發展為橫跨兩州、三州,甚至四州的大型都市區。

移民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有數百萬人流離失所而成為難民。在戰後初期,美國的富足景象成為人人渴望的樂土。冷戰開始後,美國政府頒布法律,吸納移民入境。1948年,美國政府頒布《1948年流亡人員安置法》,允許數十萬被法西斯迫害的難民入境。
1957年,美國政府頒布的《難民逃亡法》中規定:「1957年以前入境的外國留學生、訪問學者、教授和律師等具有技術專長的人可以永久居留美國。」此後,世界上每有風吹草動,美國人就「留住」一批訪美的優秀人才。故國的苦難和美國的招攬共同促成戰後初期的移民高潮,數以萬計的學者、科學家和技術人才湧進美國,為美國的經濟繁榮提供利基。

美國移民的構成人口也發生顯著的變化。以往,歐洲人是移民的主體。戰後,亞洲、太平洋、拉丁美洲移民迅速增多(見圖41-2)。其中,墨西哥由於本國過於貧窮而且又和美國有著漫長的共同邊界,迅速成為美國最大的移民來源國。經過長期的移民和定居,亞裔和拉丁美洲裔逐漸成為美利堅民族的重要成員,而太平洋沿岸的舊金山、洛杉磯,大西洋沿岸的紐約、費城則是他們青睞的新家園。

黑人遷徙

當無數外來移民湧進美國的時候,在國內也出現一股洶湧的移民浪潮—黑人大遷徙。從殖民地時代開始,大多數黑人都聚居在美國南部,由此出現所謂的「黑人地帶」。內戰前,他們是種植棉花的奴隸。內戰後,他們變成佃農,依然種植棉花。

進入20世紀以後,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展開,美國南部出現「拖拉機吃人」的運動。南部的白人地主紛紛從黑人佃農手中收回土地,建立大規模的機械化農場,依靠拖拉機等現代農業器械種植棉花、菸草等作物。黑人失去賴以生存的田園,只能前往都市謀生。

然而,在南部的都市裡,他們遭到公然的敵視與歧視。當時,南部的經濟仍然不算發達,工作機會很少。黑人進入都市擇業,白人找工作的時候就會遇到困難。南部的白人本來就很歧視黑人。現在,他們更團結起來抵制、排斥黑人。一部分黑人由於經濟方面的困難,只得忍氣吞聲地留在南部都市,而更多的人則抓住每一個機會離開南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大批白人青壯年扛槍走上戰場,美國各處都出現用人荒。黑人們便成群結隊地湧進東部和西部。

黑人大遷徙深刻地改變美國社會的面貌。到60年代末,南部黑人人口占全國黑人人口總數的比重減少到53%。「黑人地帶」逐漸消失。由於美國各地農場早已普及機械化,黑人很難在農村找到工作,只能去大都市碰運氣。到60年代末,已有80%以上的黑人居住在都市,有24個都市的黑人人口超過10萬。在華盛頓、費城、芝加哥等都市,黑人人口接近(甚至超過)都市總人口的半數(參見圖41-3)。他們與來自其他國家的移民一起,為建設美國這個多元社會貢獻出力量。

看地圖一次讀懂美國史:150幅地圖精解,
48個對美國發展影響最重大的事件
作者: 張津瑞, 林廣
出版社:新文創文化
出版日期:2018/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