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如果能穿越時間 人類歷史恐改寫

醒報編輯部 2018/11/23 10:58 點閱 15709 次

如果你有機會搭一次時間機器,你會往哪個方向走?是未來?還是過去?想要往前還是轉身往後?你會比較想去一身古裝的歷史時代劇場景,還是超高科技的未來世界?我想應該會分成兩大類,各個陣營裡都有樂觀主義和悲觀主義。

歷史讓你成為了你

疾病是頗需要注意的問題,如果你要去一個對黑人或女性而言特別危險的時代亦是如此。但話又說回來,有些人能在樂透彩券、股市和賽馬場中看見商機,有些人只想重新感受過往美好。許多選擇轉身向後的旅人則是受到悔意驅使――因為過去犯下的錯,或曾錯失機會。

你可能會想知道一下遊戲規則。有安全保障嗎?可以帶任何東西回來嗎?在最後的最後,如果對你來說不只是換換衣服而已,大概可以帶回體悟和記憶。你會是被動的觀察者,還是有能力改變歷史行進的道路?如果你改變歷史,歷史也會改變你嗎?

「是歷史讓你成為了你。」二○一六年,德斯特.帕莫的小說《版本控制》,有個坐在扶手椅上的哲學家說了這句話。「如果你透過時間旅行回到過去,就再也沒辦法成為現在的你了。你將會擁有不一樣的歷史,而且會變成另外一個人。」這麼看來,規則似乎不斷在變動。

時間旅行的作家

伊迪絲.尼斯比特是一位思想前瞻且自由的社會主義者。然而,在她有機會寫作時,她想一探究竟的地方則是過去。她用了一個不會讓性別成為問題的筆名:「E.尼斯比特」。這位作者往往被歸類為童書作家。

而在好幾代之後,美國小說家戈爾.維達爾對這個分類提出異議:她書中的主角也許是小孩,但不要被騙了,小孩並非她想像中的讀者。他將她與路易斯.卡羅爾拿來比較:「一如卡羅爾,她有能力刻畫出充滿魔法的世界與倒轉的邏輯,而且完全原創。」他認為她的名氣應該要更大才對。

E.尼斯比特的《護身符的故事》是部相當奇妙的作品,寫於一九○六年,故事始於四個孩子:瑟瑞兒、羅伯、安西亞和珍,他們正沒精打采地度過一段漫長的夏日假期。四個孩子跟著老保母一起被留在倫敦,父親人在中國東北的滿州,母親則在非洲的馬德拉。他們被剝奪了自由,但準備要進行一場大冒險。

通往過去的出入口

他們住在布魯姆斯伯里,「恰好位於一個沙坑和一個白土坑中間,」也就是說,他們用走的就能到大英博物館。在世紀交替時期的倫敦,大英博物館是世上絕無僅有的機構,它是一座寶庫,裡頭裝滿英國海上殖民者和海盜從各地奪來的古物。

這座博物館是通往過去的出入口,透過這扇時間之門,古老的藝術品因時光而磨損的身軀可延伸至現代:來自土耳其士麥那的青銅頭像、埃及的木乃伊棺木、由沙岩雕成的人面獅身像還長了翅膀、從亞述陵墓洗劫來的飲酒容器以及以失落語言寫成的象形文字祕密。

如果瑟瑞兒、羅伯、安西亞和珍能從這些時代全混在一起的物品學到一些什麼,那麼成年的英國人也可以――過去和現在以詭異的方式交雜糾纏,各個文化跨越世紀鴻溝相互曲解。

閃亮的護身符

除了博物館外,當然也有交易過往遺物的店鋪。例如「古玩」和「古董」――這些店大多分布在華多街、孟矛斯街、老龐德街和新龐德街。這些實際的物體因經歷時間洗禮變得毀損或破舊,它們裝了祖先的瓶中信,渴望告訴我們他們是誰。

「古董就是蒙上汙痕的歷史―或說是歷史的殘餘碎片。它們因緣際會逃過了時間的魔爪。」培根這麼說道。

1900年,倫敦已成為古董交易的世界中心,超越巴黎、羅馬、威尼斯和阿姆斯特丹。尼斯比特的那群孩子走過查令十字路附近的一家古玩店,並在那裡發現一個小小的紅色幸運符,那是閃亮石頭做的護身符。它想要告訴他們一些什麼,那東西上面有著魔力。在他們還來不及注意時,已踏上前往另一個國家,也就是過去的旅程。

但首先,有些聽起來很科學的資訊可以幫助他們理解:「你沒搞懂嗎?那個東西存在於過去。如果你也在過去,那就可以找得到了。要說到讓你懂實在很難,但時間和空間只是一種思考的形式。」

考古推動了想像

尼斯比特當然讀過《時間機器》。在故事後段,她的主角的確短暫地探訪了一下未來(利用大英博物館當出入口)。之後,真正的冒險歷程又將他們帶回過去。他們發現自己身在埃及,那裡小孩穿的衣服不值一提,而且工具都是用燧石做成,因為此時沒人知道鐵是什麼。

隨後,他們又前往另一座古老大陸亞特蘭提斯:「巨大的陸塊就這麼消失在海中。你可以從柏拉圖作品裡面讀到。」他們發現藍色的大海在陽光下閃閃發亮,尖端白白的浪頭與大理石防波堤相疊,人們騎在巨大又毛茸茸的長毛象上四處走―這些大象跟他們以往在倫敦動物園看到的溫和品種不太一樣。

考古推動了想像文學。尼斯比特起先並不打算發明時間旅行這個次文類,因為她無法預知未來,但總之她是這麼做了。同時間,也是一九○六年,印度裔英國作家吉卜齡出版了一本歷史奇幻小說:《普克山的小精靈》,裡面有刀劍、有寶物,還有藉著故事魔法穿越時間的小孩。

對老照片充滿想像

在尼斯比特的時代,攝影取代了雕塑和肖像畫,影像被凝結在某一瞬間這件事,本身便散發出某種魔力。在那之後,狗狗皮巴弟先生的角色設定當然是新媒體(也就是電視)的專家。如今,每一個現代歷史學家和傳記作者都有股衝動:要不是現在還做不出真正的時間機器,否則好想把錄影機送回過去啊!送到牛頓的花園、亞瑟王的宮廷之類的……

「我一直對老照片充滿想像。」賽門.莫利說。他在紐約的廣告公司工作,是一位素描畫家,同時也是小說《一次又一次》中的敘事者。那是1970年的一本小說。作者傑克.芬利先前是紐約的廣告人。主角賽門對於難以觸及的過去有著深刻感觸。那些事物曾經鮮活,現已不存在,彷彿透過寥寥無幾的少數物件與圖像嘲弄著我們。

或許我也不須多做解釋。也許你本來就能理解。我想要說的是那種驚奇的感受。當你注視著奇裝異服和消逝褪色的背景,知道自己看見的東西真的存在過。

用想像穿越

那道光真的曾從這些已經不在的臉龐和物品映入鏡頭。這些人曾在那裡對鏡頭微笑。你彷彿可以就這麼走進那場景、觸摸到這些人,而且跟他們講話。你好像真的可以進入那棟詭異陳舊的老建築,看見現在絕對見不到的事物―就在那道門裡面。

《一次又一次》中的概念,就是你不需要機器、魔法,只要靠著一點心靈上的小伎倆,再稍微來點自我催眠,就能穿越到過去。目標人選要是正確,比如像賽門一樣感性,就有能力擺脫記憶、甩開周遭所有過往時光留下的痕跡,就能靠著意志的力量將自己傳送到過去――例如一八八二年。

首先,他要讓情緒到位:「世上沒有汽車……沒有飛機、沒有電腦、沒有電視,在那個世界中,這都是不可能的。地表每一本字典裡都沒有『核能』和『電力』兩個詞。你從來沒聽過尼克森或愛因斯坦或聯邦德國首任總理阿登納、蘇聯獨裁者史達林、西班牙法西斯獨裁者佛朗哥或美國二戰名將巴頓。」

對時間的認知都錯了

賽門也先準備好那套我們早就習慣的威爾斯式偽理論,用來反駁常理認為時間旅行不可能的論調。我們再次發現自己對時間原先的認知都錯了。一九七○年當時的行話已經更新,改以權威的愛因斯坦學說為依據。

「你對愛因斯坦有多了解?」E.E.登齊格博士問道。該計畫的領導人以博學多聞的紳士形象現身。「愛因斯坦發現的一切都非常重要,但我就直接跳到重點好了:現在,他說我們對於時間的概念完全是大錯特錯。」他如此解釋道:

「我們對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概念完全是錯的。我們認為過去『已經過去』,未來『還沒到來』,存在於現在的只是『現在』。因為我們也只能看得到這個。」

「這麼說吧,如果你把我固定在這兒動彈不得,我就只好承認真的是那樣了。」賽門說。

我們都是時間旅人:時間機器如何推動科學進展,影響21世紀的人類生活
Time Travel:A History
作者:詹姆斯.葛雷易克

譯者:林琳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8/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