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春氣溫高 喜迎梅雨還需再下些(20190507環境論壇-汪中和、賈新興)

文字工作者 2019/05/10 11:37 點閱 114403 次

主持人:林意玲(台灣醒報社長)
與談人:汪中和(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賈新興(天氣風險公司總監)
記錄整理:項祖安

主持人(以下簡稱「問」):首先來談談,台灣的氣候五月初已進入梅雨季節,梅雨季是農夫們最期待的時刻,因為雨水來了有助春耕。台灣今年梅雨情況究竟如何?以最近這段時間來看,是有一些雨進來,請賈博士分析今年梅雨的情況。

賈新興:從去年的秋冬到到今年年初,在一月、二月份的時候降雨偏少,因此造成高溫、乾旱現象,很多農作物,還有服飾業,都受到影響,所以一直都希望大地能有雨水的滋潤。到了三月,確實下了一點雨。

梅雨準時報到

不過,以整個石門水庫的水位來看,也還不到兩百四十公尺,遠低於它的標準,所以我們會期待梅雨的到來。梅雨占台灣水資源的降雨比例將近百分之二十左右,所以梅雨一來,確實能夠解決春天的乾旱。但梅雨如果來太多的話,我們又擔心,常會有一些比較劇烈的對流暴雨產生,所以對梅雨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一直到了這個月,期盼的梅雨終於按時報到。不像去年一直拖延,其實去年嚴格來說,梅雨非常晚來,是史上比較晚的一個狀況,拖到六月上旬才來報到,但它卻陰雨綿綿,不太像梅雨,帶著比較強烈的暴雨。

五月下旬還有一波

以目前梅雨雨量來看,並沒有大的降雨,這是一個好的消息,就是沒有暴雨出現。至少在短時間,我們所看到的資料,後續在五月上旬的這波梅雨,慢慢會緩和,然後會稍微停止一段時間。

接下來應該是在五月下旬,也就是五月二十五日到六月五日左右,期待再有一波梅雨鋒面,這個是目前對梅雨情勢的掌握。

問:今年的梅雨對於台灣算滿理想的?

高溫下雨恐損農作物

賈新興:今年梅雨也可能對農作物有影響。因為在四月底的時候溫度炎熱,現在五月梅雨綿綿,細雨與高溫加上潮濕,其實對作物是有傷害的。這是今年農民在農作物上面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問:今年看起來二月到四月算是最暖的一個春天,請賈博士分析。

賈新興:跟往年相比,今年的二月、三月、四月是四十八年來最熱的春天。在二月份的時候,全台灣比往常平均溫度大概高出將近2.5度左右,高達20.8度,而平均氣溫18度左右,所以是非常熱的二月。

從去年冬天熱到今春

到三月,稍微有一點下雨,溫度大約21.3度,也是一九四九年以來的第七名。偏暖的四月份則是排名第三熱。所以整體看起來,這個春天真的是非常熱。這個熱不是只有這個春天,其實要回溯到去年冬天,從去年冬天就是熱到沒有寒流、沒有冷空氣,所以是一路從冬天熱到春天。

從長期資料來看,台灣的冬天其實越來越沒有冬天的味道。連帶著春天季節的轉換,春天的滋味也不見。今年的春天是熱到破紀錄,而且這段時間水庫也一直拉警報。

問:請教汪教授,您怎麼看今年號稱48年來最暖的春天,因為實在是暖太久了,直到現在才下雨,我們也希望雨再大一些。請汪老師分析。

汪中和:這現象其實是跟全球同步的。去年2018年全球的碳排放破了新高,然後溫室氣體也一直不斷的往上漲,所以地表的熱能其實一直在快速的累積。可以看到,進入到2019年,全球溫度一直都是在歷史前三名,也一直在高溫的地方徘徊,像台灣就來個暖冬與暖春。

提前來到「高溫日」

去年是沒有寒流的冬天,今年的春天則更像初夏,所以這個季節的變化其實跟全球同步的,全球的冬天越來越短,溫度越來越高,然後春天的腳步來的快,接著夏天也來得越來越早,這是今年碰到的情況。

氣象局有一個「高溫日」,也就是說當天的溫度超過攝氏三十五度,就是高溫日,過去通常從五月以後才會開始。今年四月就開始了,這是非常少見,可見氣候暖化給全球,甚至台灣帶來的衝擊越來越高,也越來越強,所以今年溫度節節上升。雨量也受到溫度的影響,依總量來說,跟過去差不多。

雨量的分布,區域不平均,這壓力對台灣來說,一直都存在。第一個高溫日來得很早,第二個雨量分布不平均,在四月時竟也有超大豪雨。

問:歸納汪教授講的兩個點,就是四月就有高溫警報,且已有五百毫米的雨量。請問汪老師,對今年的梅雨的狀況,您個人是保持樂觀嗎?

一天雨量超過500毫米

汪中和:從氣象局的長期預報來看,我們分析全球海洋陸地這種氣流溫度分布,溫度還會升高,但是雨量大概會接近於過去的平均值。五、六月至少在梅雨的時候,跟過去的平均值差不多。但是,七月看起來會偏低,所以我們的壓力還在。

這種極端的變化可要提防,就像四月,居然有一天有一個站的雨量超過五百毫米,這是非常驚人的,如果這是一個長時間、大範圍的現象,那造成的衝擊就非常巨大。

問:整個地表熱能已經累積很多,那雨量多一點,看起來只要不造成災害,我們還是歡迎的吧?

超大豪雨難預測

汪中和:很難講,剛剛賈博士分析,最近幾天的雨量是有,但是不多,不會造成災害,對於環境是有利的。不過,氣候暖化帶來的海溫上升、地表溫度提高而造成的結果,我們不能不注意。而且這極端性是來得快、來得急,事前難以掌握。

就像四月底在蘇澳碰發生的超大豪雨,事前完全沒有預估。只能說,雨量可能會多一點,但是沒有想到會多到極端的程度,所以現在的極端情況來的會更多,挑戰也愈來愈大。

問:在高溫情況下,二氧化碳濃度會越來越高,請汪老師分析,我們每天所呼吸的空氣,對整個肺葉有很大影響?

汪中和:美國太空總署最近已經公佈大氣層裡面二氧化碳濃度,又突破了新的紀錄。這個紀錄,從網站上面可以清楚看到夏威夷觀測站,上面的二氧化碳濃度在四月份的時候打破歷史紀錄,超越了414ppm這個單位。

溫室氣體排放量破表

由於去年溫室氣體不斷的排放,而且打破了過去幾年來的新高,光是二氧化碳去年就排放371億噸,由於累積,從今年開始,每個月的二氧化碳均值都一直不斷打破紀錄,到了四月,已超越414ppm。

5月3日那天,在夏威夷山頂上面,觀測到值已經突破415ppm,是過去30年以來最高值。人類自從他踏上地球以後,也從來沒有這麼多的溫室氣體在我們的環境,所以累積的熱能是非常驚人的,也影響全球各地。

賈新興:對,大氣當中的二氧化碳的濃度不斷飆高,從夏威夷觀測, 2018下半年到2019年,有明顯的跳耀,也顯得非常異常。

地球持續發燒

這是第一個從資料上面看到的。第二個,汪老師也特別提到,全球暖化是大環境趨勢,不僅溫室氣體濃度增加,造成了全球暖化的後果,地球已經受不了,也擺脫不了高溫的肆虐。

地球發燒的症狀不斷的出現,台灣在地表上只是小小的一個島,但從去年的冬天、今年的春天,已經歷到什麼叫做「熱」?從氣候預報的角度,這個夏天乃至年底,高溫的狀況非常有可能出現在台灣。

不只是全球、在台灣,未來幾個月的天氣,特別是在夏季的天氣,看起是屬於高溫的,也擺脫不了它對我們的威脅跟影響。

問:剛剛提到二氧化碳濃度的問題,好像每年的春天都特別嚴重?

60年增加100單位

汪中和:對!每年的5月是二氧化碳年度最高的時候,所以看每1年的5月可當作重要指標。預計今年5月,全世界二氧化碳的月均值,大概會上看415ppm,那是非常驚人的,記得在一九五八年開始量測大氣層二氧化碳濃度的時候,那時候,濃度是315ppm。

才不過六十年的時間,就上升到了一百個單位,就是非常驚人的。那就表示說,人類對於地球環境所帶來的衝擊,造成的影響真的不單是史無前例,還要承受因為任意妄為所帶來的可怕結果。

問:在這方面,民眾不是很有概念,有關於415ppm二氧化碳濃度,到底它造成的衝擊跟影響,是人類健康?還是大環境、動植物的影響?

物種快速滅絕

汪中和:全世界所有的生態環境都會受到衝擊。因為熱能排不出去,就像一個人溫度一直不斷的升高,一直不斷的發燒,整個身體的健康就會失衡,就會開始會有熱衰竭,有休克的危機。現在地球正在發生同樣的情況。

由於累積得太快了,排出去的速度趕不上累積的速率,所以地球現在發燒得非常快、非常急,影響的不但是天氣,還影響生物的生存,影響了地球所有生態環境的穩定。所以現在不單是一個高溫,還是一個所有的物種快速滅絕的所謂第六次大滅絕的一個環境。

問:賈博士是怎麼看待這個這個100ppm單位的增加,是影響很大嗎?而且我看到有報導,甚至還預測將來到2100年會到558ppm,這麼恐怖?

賈新興:以這樣的上升速度,我想非常有可能。但我也要說明,排放出來的二氧化碳濃度,在大氣當中會有所謂的殘留時間,它排出來,不會馬上不見,所以它會累積在大氣當中,這個殘存時間非常長,短則數十年,長則可能百年。

地球不適人居?

自從工業革命以來,到目前整個大氣的溫室氣體,特別是二氧化碳濃度增加的幅度,可說越來越快,比減的速度都來不及,它一直在增加,所以我想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提醒,這是第一點。第二點,當然也知道地球現在發燒了,發生的原因,就是因為過多的溫室氣體的排放。

如果現在不做好減碳作為,目前看起來到2050年,地球溫度上升的幅度有可能會達到1.5度左右,到了2100年,上升的幅度預估是3度到4度,這樣持續下去的話,有可能會超過科學家原本評估上升的幅度。

問:那地球就不適合人類生存了 ?

汪中和:對!大部分的地方不適合人類,也不適合很多的動植物生存。

台灣沒有春天

賈新興:很多環境會受到破壞,例如海洋的酸化、動植物的絕滅、極區生態改變…,這些離我們還遠嗎?從最近一些全球極端天氣衝擊不斷發生,我們不能輕忽。

當然,對台灣來講,最明顯大概就是一直提到的,從冬天到春天都非常熱,熱到沒有冬天的味道,熱到春天是如此短暫,將來可能都沒有春天也說不定。

問:沒錯,所以總的來講,就是人類在減碳的事看起來好像速度還是很慢,沒有什麼具體的成果,不曉得汪老師是怎麼看,您之前接受其他媒體訪問時提到,其實國際之間減碳的努力也沒有算白費,只是還需要加把勁。

汪中和:聯合國主辦的全球氣候變遷大會,已經第24屆了,儘管舉辦了24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還是在增加,就表示說,在減碳上面所花的力氣是遠遠不夠。因為不夠,所以今天才會有這麼高的溫室氣體濃度,然後累積到這麼多熱能,經歷了這麼熱的冬天、這麼熱的春天。

極端氣候每年持續

但是還有更熱的夏天,然後還有溫度降不下來的秋天,而且不是今年,明年後年
是都會這樣子。所以我覺得說,現在一定要開始面對,就像一個人,你的身體不好的話,你賺了再多的錢,都是沒有用。地球的環境需要大家一起守護,現在只有快速的節能減碳。如果從現在開始,能夠下定決心。

在2030年時候,比現在的碳排放量減低到一半。到2050年的時候零排放,就不會超過地球的一個極限。如果不這樣做,只有承受後果,迎接更可怕的未來。

主持人:謝謝兩位教授分享,我們一定要注意有關於碳排放的問題,因為它影響到整個大氣的空氣的濃度,跟我們的生存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