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與人心的距離決定我們與惡的距離(彭蕙仙)

彭蕙仙 2019/04/22 17:33 點閱 5225 次
我們與惡的距離(網路截圖)
我們與惡的距離(網路截圖)

一個多月來牽動無數觀眾心弦的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日前播出完結篇。不出意外,編導讓這部多線發展的每一條線,最終都出現了溫暖、帶給人希望的結局。

演出「愛」的結局

包括受害人家屬與被害者可能的和解;被害人家屬與加害人家屬再次共事;精神病患者的未來可望得到他想要的待遇,而家屬也遇上了生命裡的春天;人權律師在理想與現實的掙扎中,最終還是獲得到家人的支持、不忘初衷;而一度對現今傳媒環境感到失望的資深新聞工作者,又回到了她所熱愛的媒體,重新出發。

或許有人會說,現實的世界無法擁有如此完美的結局,但是一路追劇的觀眾知道,其實劇中的每個人都經歷了痛苦指數極高的試煉與考驗;無論是世人眼中的好人還是壞人,負面的情緒和迷惘,時刻壓迫著每個角色。

抗拒媒體質疑律師

《與惡》的故事中,犯下無差別殺人罪的罪犯伏法後,他的家人還是被貼上標籤,即使殺人者被處決,他們的生活仍陷入無處可逃的困境;新聞台主管的兒子死於前述無差別殺人事件中,走不出喪子之痛的她,家庭因此破碎,也使得她對媒體的嗜血,有所省思、並產生了相當強烈的反感,一直想要抗拒這樣的媒體環境。

人權律師在殺人犯被槍決後,仍深入調查此案,因為他想了解罪犯的殺人動機,卻引發受害者家屬與網友極大的質疑甚至羞辱,因為他們認為這位律師竟然想幫殺人犯平反;年輕美麗的咖啡店經營者有位患有思覺失調症的弟弟,引發未婚夫家人的質疑,擔心此病會遺傳,最後兩人婚事告吹。

新聞人的徬徨與掙扎

透過劇情的多線發展,讓觀眾有機會跳脫固有的單一價值,從不同的立場省思社會現象或事件中,每個當事人的處境。例如,當人們習慣譏諷、咒罵新聞太爛的同時,是否知道,其實是身為媒體「衣食父母」的閱聽人的喜好與選擇,決定了新聞媒體的走向;而在這樣的環境下,新聞人又有多少徬徨與掙扎?

對那些願意努力提供不一樣的報導內容的媒體,整天在抱怨新聞只有羶色腥的閱聽大眾們,又給了多少的支持與鼓勵呢?

加害者應受到必要的懲治,但是他們的家人、朋友呢?他們是否有權利好好的繼續生活下去,還是他們要在社會集體的憤怒下,受到連坐的處份,一輩子活在幽黯陰影中?精神病患的家屬有沒有權利把生病的家人交給專業的醫療院所照顧,以使自己的生活盡可能不受干擾,還是要帶在身邊,用最多的愛與親情扭轉受傷變形的心智?那個界線到底在哪裡? 

希望就在雲背後  

做為一個戲劇,《與惡》最終讓家屬引用受害者生前說過的一句話:「希望就在雲背後」為全劇定調:烏雲有時遮蔽天空,但雲上太陽總不改變。正如永恆的愛,永不止息。

人生的問題太過複雜,其實很難有標準答案,《與惡》提供的宛如是人生難題的實境秀,或多或少,我們每個人都可能身在其中;希望《與惡》帶給這個社會的,不只是感動,還能在理性上說服人們相信,希望來自於不放棄的堅持與同理心的對話,這樣才能帶來真正的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