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復活節不同天 曆法、教派導致

王慶宇 2019/04/21 14:53 點閱 7371 次
因為對曆法、教派有相當大的歧異,基督教世界至今對復活節是否該固定日期仍無結論。(photo by Wikimedia)
因為對曆法、教派有相當大的歧異,基督教世界至今對復活節是否該固定日期仍無結論。(photo by Wikimedia)

【台灣醒報記者王慶宇綜合報導】每年的復活節日期總是捉摸不定,專家表示,這與教派間的歧異與計算曆法的不同有很大的關係!在計算復活節時,猶太教認為應與逾越節有關,基督教、天主教則認為應落在耶穌復活的週日上。除此之外,教會的陰曆曆法又與實際月球週期不同,才會讓復活節的區間落在3月22日至5月8日之間,每年不同。

與逾越節大有關係

復活節是基督教的重要節日,主要是紀念耶穌基督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後第三天復活的事蹟。由於耶穌基督的犧牲象徵著人類的原罪遭到洗淨,復活節則為信耶穌的人帶來重生與希望,因此在一直是基督教的重要節日,但因為不同教派對復活節有不同的解釋,再加上不同曆法的使用,使得每年復活節的日期十分不固定。

根據《華盛頓郵報》報導,最早期的復活節名稱是Pascha,也就是現今猶太教的「逾越節」。根據聖經的記載,上帝曾透過瘟疫拯救了在埃及被奴隸的猶太人,耶穌也是在逾越節之後被釘死,因此復活節在一開始才會用Pascha命名,一同紀念逃出埃及的猶太人。

春分滿月後週日

但到了西元紀年初期,猶太教派的基督徒希望復活節能與逾越節有更大的關聯性,他們也將耶穌基督意象性的贖罪羔羊,與逾越節中用於標記猶太人得救而犧牲的羔羊做連結,藉此強調兩個節日的關聯性。但羅馬與亞歷山大教派的基督徒確認為,復活節應該固定在週日,因為耶穌基督就是在週日復活的。此外,他們也能藉此強調與猶太教的不同,才會希望復活節與逾越節脫鉤。

對此,基督教世界在325年的尼西亞公會議上達成共識,決議採納羅馬與亞歷山大教派的想法,將復活節固定在週日。隨後,也正式將復活節放在春分後第一個滿月後的第一個週日。但在東正教與羅馬教會分家後,東正教決定採用凱撒曆法而非現在大家使用的格里高利曆,因此東正教的復活節會落在4月4日與5月8日之間,而天主教與基督教的復活則則是在3月22日與4月25日之間。

天主教的滿月

另一個讓復活節日期搖擺不定的因素則是教會對於滿月的計算。天主教大學神學與宗教研究教授韋塞爾表示,教會所使用的滿月為「逾越節滿月」,日期是透過數學與理論訂定「天主教的月」,而不是實際觀察月亮何時滿月,因此可能與實際上的滿月有數天的差異。

儘管1963年的第二次梵蒂岡理事會與1997年的全球教會理事會都試圖要讓復活節固定在西曆的一個週日上,兩次的嘗試都沒有獲得通過,因此復活節的日期仍然維持不確定日,需要每年重新計算。韋塞爾教授就指出,這可能會永遠辯論下去,因為到現在已經沒人確定當初到底為何要建立如此複雜的計算日期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