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生物學:扮超人,或敬天畏人(20190408 經濟學人)

邱慕天 2019/04/08 14:11 點閱 4747 次

The promise and perils of synthetic biology
合成生物學:扮超人,或敬天畏人

在過去40億年左右的時間裡,地球上唯一物種生成的方式就是透過對複制它既有DNA序列(也就是「基因」)而成。基因複製過程有時會出現破壞或干擾,造成被稱為「突變」的不完美複製,而這讓「天擇」和「演化」得以運作,在多樣性的基因組中選擇適者生存。

重新編寫基因

這個40億年的自然規則如今已經被打破。現在,基因就像打開文字處理器中的文本一樣,可以從頭開始打開來「編寫」並「重複編輯」,而不再只有整組檔案文件「拷貝」的唯一選項。這樣一種「設計生物」的能力,代表人類與地球生命的互動關係,將出現神學根本性的變化。

我們某種程度上不再只是生物與生靈的管理使用者,而是牠們的工程師與改造者身份。不僅是藥品、燃料、織物、食品到香料,都可以從分子開始逐項建構;我們更能夠給免疫細胞、幹細胞內建不同指令,讓它們不再是「自走砲」,或是把給受精卵「加料」,讓它發展成與父母遺傳特質不相干的生命體。

第四波文明

《經濟學人》指出,人類與生態的關係在文明中曾經歷三階段的變革。首先是以農業萌芽時「對農作物和動物的馴化」,再來是美洲新大陸被殖民後「世界生態系統的全球化」,接著是化石燃料的開採利用。當前這門「合成生物學」會是第四波。它早先已應用在工業領域,改變了醫藥和大眾消費產品,但就像是前三波文明變革一樣,我們關注其貢獻時也要小心生態系遭受的危害。

舉例而言,化石燃料在一兩世紀內耗盡地球億萬年生物蘊藏,而碳排放還破壞了臭氧層。「合成生物學」可以幫助我們獲得燃料備案,也幫助速食快餐店推出「仿肉漢堡」來降低畜牧業的生態負擔;但它同樣可能被用來製造生化武器和病毒。最後,在所謂的生命哲學或生態神學上,「合成生物學」也意味著一次文明典範轉移。

文明典範轉移

《經濟學人》解釋,2萬多年人類開始馴化牲畜和蔬果種子,使人類得以定居並以人口更密集的方式組織社會,市場、城市、國家才應運而生。為了有效管理馴化的物種並馴化這樣的社會,人類更以農業生計的差務和複雜的政治管理秩序對人性自我馴化。眼下,當人類擁有重新編程胚胎的能力,你如何拒絕將人類改造成「上肢力大如猩」,或是「感官不再能覺察傷悲」的誘惑?

操控生命之力將如何使用,將挑戰人類的智慧和遠見。

https://www.economist.com/leaders/2019/04/04/the-promise-and-perils-of-synthetic-bi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