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防曬的觀點興起,多要追溯到1981年的澳洲癌症委員會。當時官方使用海鷗吉祥物,告訴人們去海灘要穿襯衫、戴帽子,或塗上一些防曬乳。牠讓人們重新思考了「古銅肌膚」究竟能代表「健康」,還是皮膚老化及癌症的前兆。
海鷗宣傳效應大
海鷗的宣導似乎十分見效。數十年後的今日,皮膚癌中最致命的黑色素瘤在40歲以下澳洲青壯年人中的比例下降不少;但這也伴隨了相應的代價:在澳洲以及全球,維生素D缺乏症的患病率正在增加。罪魁禍首就是防曬乳!「缺D」相關的健康風險包括:齒牙動搖、易受感染、骨質疏鬆、心血管疾病以及包括多發性硬化症在內的自身免疫疾病和發炎。
正因為「此一時、彼一時」,防曬乳如今得到了「新乳瑪琳」的蔑稱(乳瑪琳
原本也在1980年代起被建議用來取代奶油、降低動物脂肪攝取,但它作為氫化植物油的反式脂肪被說是害處更大)。它讓我們與「陽光、空氣、水」的生命三要素之一隔絕了。
日曬會得皮膚癌?
中國古有「野人獻曝」,在其他文明古國,巴比倫人、埃及人、希臘和羅馬人都知道日光浴有益。鄰近20世紀的現代醫學則確認陽光有殺菌功效,且能防止影響兒童骨骼發育的佝僂病。它能促進維生素D3的合成。骨骼和肌肉細胞使用維生素D來調節鈣和磷比例,使它們保持強壯和健康。D3與抗生素一同攝取,甚至能加速肺部多重耐藥結核病的治療。
但《新科學人》指出,自從「紫外線害皮膚致癌」的研究出現後,過猶不及的防曬,已經造成高緯度國家人口普遍骨骼不健康。以英國為例,全國夏季約有1成人口「缺D」,到了冬季更暴增到4成。維生素D可預防上呼吸道感染、阻止哮喘惡化,還跟改善不育有關,而「口服D」似乎不能全收「人體光合作用」形成D的好處。
近來免疫學研究更發現,讓「皮膚」跟定量的紫外線接觸,是幫助自體免疫系統運作的良好關鍵。就算考量皮膚癌風險,在控制「收入」這個變項後,有「日光浴」習慣的人都仍比不曬太陽的人長壽(約2年),更少心血管疾病、免疫疾病、慢性肺病,以及第二型糖尿病。
如何取得平衡
愛丁堡大學的皮膚科學者理查‧韋勒研究指出,紫外線能幫助人體激活一氧化氮,而這是一種強效的血管擴張劑,足以解釋為何人們夏天(日照多)時的血壓普遍比冬天稍低。而這種一氧化氮還能幫助傷口癒合、讓男性那話兒保持充血雄起(部分解釋了為何曬太陽者免疫較佳、生育力較佳)。
韋勒表示,未來還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改變整個皮膚醫學界的既定觀念。當然,防止皮膚癌的關鍵是不要曬到會曬傷,但造物主賜我們益人身心的免費陽光,最好別用防曬乳擋了它(《新科學人》建議,要防曬也要用衣物擋較佳)。只是不知道咱不擋陽光,是否反倒擋了防曬業者的財路?
https://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mg24132210-100-too-much-sunscreen-why-avoiding-the-sun-could-damage-your-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