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鯨魚擱淺 科學家籲禁用聲納

莊瑞萌 2019/01/31 17:31 點閱 18813 次
鯨魚容易受到聲波影響而改變其行為,科學家建議禁用。(Photo by Navin75on Flicker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鯨魚容易受到聲波影響而改變其行為,科學家建議禁用。(Photo by Navin75on Flicker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綜合報導】聲納聲波干擾海洋動物,恐讓鯨魚出現異常行為。歐洲科學家研究發現,聲納造成的聲脈波與大量鯨魚擱淺有關,原因是鯨魚等海洋哺乳動物為了遠離聲源,容易出現失去方向或上游過快導致體內器官受損。因此,應擴大禁用軍事聲納範圍,將干擾動物降到最小。

據《英國獨立報》報導,西班牙帕爾馬斯加納利群島大學科學家是以加那利群島當地的喙鯨(Beaked Whale)為研究對象,發現從2004年後當地因為禁用聲納確實減少鯨魚擱淺,因此,科學家呼籲,包括地中海等更多地點也應一體適用禁令。

聲納導致鯨魚失控

喙鯨通常會下潛海水1公里長達1小時以上,但當聲納出現後則會下潛至近3公里處長達2小時以上。對此,英國聖安德魯斯大學教授泰克指出,暴露在聲納環境下會讓部分鯨魚失控,例如部分鯨魚會失去在壓力下管理氣體能力,導致體內氣泡造成傷害或死亡,部分則擱淺在海灘死亡。

據《日本時報》報導,科學家雅拉表示,「出現聲納後,牠們會受到壓力並用力游離聲源,因而改變牠們潛水模式。聲納部署後幾個小時內,鯨魚開始出現在海灘上。」

中樞神經遭破壞

雅拉指出,擱淺死亡的鯨魚體內靜脈充滿氮氣泡,大腦因出血而被破壞,其他器官與脊髓與中樞神經系統也出現損害。

聲納是在1950年代發明,統計1960~2004年共出現超過100起大量擱淺事件,而且受到聲脈波影響的物種數量還在增加中,包括在加那利群島禁用聲納前,就曾傳出北約組織演習使用聲納而造成14隻鯨魚擱淺。

對此,英國鯨魚與海豚保護協會代表朵爾蔓認為,這項研究結果證實喙鯨確實容易受到軍事演習的影響。

喙鯨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被列為易危物種,全球數量為5,000至7,000隻。

本研究結果刊登在《皇家學會報告》期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