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許嘉琪台北報導】由父母準備早餐、叫起床、接送上下學是許多孩子的日常,但卻是偏鄉弱勢學童的奢求。兒童福利聯盟17日公布「2018偏鄉與都會孩子生活現況調查」,顯示偏鄉弱勢學童在學習、休閒和家庭支持都缺少資源。兒福聯盟執行長白麗芳強調,弱勢孩子能否得到良好的照顧,學校、社區以及民眾的資源挹注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力。
同樣生活在台灣,卻是兩個世界。兒福聯盟針對台灣最貧窮的30個鄉鎮市區(參考105年綜合所得稅平均稅額)受兒福聯盟補助的弱勢孩子,以及最富有的6個鄉鎮市區的高年級學童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偏鄉弱勢家庭多為隔代或單親(61.5%),而都會孩子有86.7%與雙親同住,家庭結構差異顯而易見。
由於經濟條件較差,又少了父母的支持,偏鄉的弱勢孩子受到的生活照顧也少了很多。由爸媽準備早餐、叫起床、接送上下學、提醒「不要忘記帶東西」,大概是一般孩子的日常,但是能獲得其中3項以上協助的偏鄉弱勢學童只有45%。而放學後,有1/4的偏鄉孩子需要幫忙家裡工作,「沒人陪,只能一直玩3C」的比例也比都會區高出許多。
「偏鄉弱勢的孩子也較少傾訴心事」,白麗芳說,由於家人忙著工作謀生,與孩子相處的機會少,所以弱勢的孩子總是比較「早熟」,怕自己的煩惱會讓大人擔心,總是獨自憂愁,「從未或偶爾與父母分享心事」的比例高達74.1%,而都市孩子「經常或總是分享心事」的比例有52.1%。
「我回家要先打掃」、「我要餵豬餵雞」,記者會現場邀請3位苗栗坪頂國小的孩子。他們說,回家後必須先幫忙工作,而最想做的事就是和家人吃一頓大餐、或是看一部電影。簡單的家庭娛樂,對他們來說都是難能可貴。
兒福聯盟表示,偏鄉的孩子在學習和休閒資源上相對弱勢,也更缺乏陪伴,呼籲民眾能夠伸出援手,加入「點燃生命之火」的愛心募款活動,資助弱勢學童的基本生活和課後輔導費用,成為偏鄉孩子的聖誕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