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世界保胃日 幽門檢測要及早

謝明晏 2018/09/30 12:52 點閱 14051 次
李宜家(左)、吳俊穎(右)進行腸胃保護的專題演講。(Photo by 謝明晏/台灣醒報)
李宜家(左)、吳俊穎(右)進行腸胃保護的專題演講。(Photo by 謝明晏/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謝明晏台北報導】「應及早發現是否有幽門螺旋桿菌的存在,以免到年長時桿菌增生而形成潰瘍,難以治療。」台灣微菌聯盟理事長吳俊穎說。「世界保胃日」活動30日在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辦。吳俊穎表示,幽門螺旋桿菌的發現,對於胃潰瘍及胃癌等腸胃疾病有許多突破。他說,除了治療之外,預防更為重要。

去年5月在由全世界消化系相關專家組成的健康胃倡議組織專家會議中,提出將全世界第一次發表幽門螺旋桿菌的日期10月2日,定為「世界保胃日」。吳俊穎表示,希望透過每年在全世界各地舉辦「世界保胃日」活動,促進政府對於胃部疾病研究的支持,加強產業界發展更多治療胃部疾病的藥物。而台灣更獲得舉辦全世界第一次「世界保胃日」慶祝活動的機會。

胃病預防突破

人體腸胃道皆有細菌,腸胃道健康不只會使荷爾蒙改變,還會影響代謝神經免疫。台灣消化系醫學會理事長吳明賢指出,腸胃為最大內分泌系統,為人體重要的器官。然而在胃病方面,台灣醫學目前都著重於治療,發病後治療相當有限。台灣微菌聯盟理事長吳俊穎表示,民眾應在每日三餐時思考飲食方式對於胃所造成的影響。

台灣在發展新的幽門螺旋桿菌根除療法,有許多非常傑出的成果。台大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李宜家提及,所幸有這項發現,得知胃病的原因還有細菌感染的可能,也也能預防胃病有更大的突破。他表示,面對幽門螺旋桿菌,此項病菌會從口沫傳染,經研究調查發現,許多是家人為傳染對象。李宜家說,應及早檢查是否有幽門螺旋桿菌,並且及早治療為上策。

偏鄉幽門桿菌偏多

李宜家指出,經由調查發現,偏鄉以及離島的居民體內的幽門螺旋桿菌指數偏高,中南部有60%,而臺北地區應健康檢查較完備,僅只有20%。根除幽門螺旋桿菌後,有胃病的比率較小。李宜家提醒,民眾應少食用醃製類食品以及過鹹的食物,抽煙及酗酒,都是影響腸胃健康的中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