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祝潤霖台北報導】「9成以上糖尿病患者潛藏心、腎病變風險因子!」糖尿病衛教學會28日指出,糖尿病合併高血壓與尿蛋白是心腎病變的高風險因子,有超過2成的糖尿病患合併高血壓和蛋白尿問題,可透過「控糖321」預防共病,即血糖監控3指標,腎臟功能2注意,及心衰預防1定要。
心腎共病逐年增長
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杜思德指出,針對近1.5萬名糖友普查糖尿病合併心腎疾病發現,這幾年糖尿病併有心、腎共病的人數逐年增長,2000至2014年間,心臟衰竭人數增加1.8倍、慢性腎臟病人數增加4倍,而慢性腎臟疾病若沒有及早阻緩惡化,最終可能演變成洗腎,現今洗腎人口中就有46.1%併有糖尿病。
「96.65%的糖友有合併至少一項的心腎病變風險因子。」杜思德強調,心腎病變風險因子包含高血壓、高血脂、抽菸、肥胖、出現蛋白尿或是家族有心血管或慢性腎臟病史,有56%的糖友併有高血壓疾病、37%糖友出現蛋白尿,同時併有高血壓與蛋白尿的糖友也達23%;近乎每5位糖友中,可能就有1位同時併有高血壓與尿蛋白。
「糖友平均10年發生腎臟疾病的風險機率的為36.93%、5年發生心臟衰竭的風險機率為6.24%。」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提出「控糖321」預防共病,包括血糖監控3指標:監測飯前、飯後血糖與糖化血色素(HbA1c);腎臟功能2注意:監測微蛋白尿、檢測腎絲球過濾率(eGFR);心衰預防1定要:控制三高,預防心衰竭合併症。
早期揪出合併症
「糖尿病是複雜的慢性代謝性疾病,合併症包括腎臟病和視網膜病變。」國健署長王英偉指出,依據2017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18歲以上糖友約1成合併腎臟疾病、近2成有心臟疾病、約5%發生視網膜病變,這些合併症是可以透過早期檢查發現的,但卻有超過4成的病人沒有定期做尿液檢查、近3成無檢驗血脂。
王英偉提醒,除了按時就醫以控制血糖平穩外,更需要定期檢查三高、尿液微量白蛋白和眼底,才能早期揪出合併症,早期介入治療。除透過糖尿病共照網團隊及國健署認證的286家糖尿病健康促進機構,衛教學會發展的「講糖APP」導入數位化衛教管理,透過專員與糖友1對1諮詢,疫情中也能控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