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亮夜上海的浦東(20180926 北京周報)

邱慕天 2018/09/27 14:13 點閱 13420 次

照亮夜上海的浦東
Illuminating The Future

黃浦江蜿蜒穿過上海,將城市分為浦東、浦西。雖然兩者都是同一個城市的一部分,但它們在過去以不同的速度增長。過去浦西人把浦東稱為農村。雙方之間的差距很大。

晚上,浦西總是燈火通明,而浦東被黑暗籠罩,一片遼闊的土地,除了幾個破舊的路燈,就是低矮的房屋和大片的農田。連接雙方的唯一交通工具是渡輪。

那時有條爛泥渡路,因著黃浦江的潮汐氾濫泥濘而得名,小路促狹而曲折,一片危棚簡屋掛曬著永遠乾不了的衣服。但這一切都在1990年4月18日開始發生變化,作為改革開放進程的一部分,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和國務院決定發展這個「浦東新區」。像是一位登上改革開放特快列車的遲到的乘客。但它畢竟上車了,而且是特快車。

28年別開生面

轉型幾乎在一夜之間發生。所有棚屋違建一夕拆除,為東方之珠為輻射地標的大量摩天大樓的崛起騰出空間。那條曾經泥濘的道路改名為銀城中路,那些凌亂的過去已被整齊收納在今天合歡路201號的浦東展覽館。
這裡現在叫做陸家嘴金融貿易區。在這28年間,浦東的年GDP總量從最初的60億人民幣,暴增到今年度破兆,宣告自己已是中國第一商都不可替代的發展引擎。

《北京周報》引述浦東新區黨委書記翁祖良的回顧指出,從1990年浦東經歷第一期的「快速發展」,靠中央一系列優惠政策發展大量基礎建設。2001年起為第二期的「綜合發展」階段,以浦東為示範點建立起所謂完善和符合國際慣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第三期從2012年起至今,是以施行自由貿易區為標誌的「創變階段」,在綠色環保的方向上加強高科技創新和轉向。

高樓綠地和藝術

整個20世紀90年代,浦東就像一個巨大的建築工地。浦東大道141號在1990年5月3日進駐了上海市政府浦東發展辦公室。那時只是一層倉庫改建的兩層樓平房。官員們必須共享辦公桌。但標誌性的東方之珠於隔年7月破土,並於1995年完工後,立刻將浦東的最高海拔座標拉到了468米,接著是492米的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和2016年完工128層樓、632米的上海中心大廈。

但浦東不只是炫耀財大氣粗,更在文化和生活氛圍上急起直追。上年底,黃浦江東岸22公里22個造型相仿的小木屋名為「望江驛」開放所有公眾閱讀、上網、休憩,連接綠色公園走廊「還江於民」。過去的工廠升級後紛紛改頭換面為藝廊、實驗劇院。2017年全國辦過的27場萬人規模露天音樂會,其中9場辦在浦東,而這還不包括計畫在2020年座落於此的上海歌劇院。

而正如浦東展覽館想要告訴大家的,線上文學、數位文創的文化貿易,是浦東自貿發展白皮書的重點扶植項目,且是中國藝術品最有效、最便捷的海外出入境通道。

「生活在上海的每一代人都有他們獨特的城市記憶。對我的祖父可能是戰爭。對我的父親可能開拓。而對於像我這樣的年輕人來說,就是繁榮。」一名22歲的本地年輕人驕傲地說道。
http://www.bjreview.com/Current_Issue/Editor_Choice/201809/t20180925_800142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