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藍苡瑄台北報導】「目前位於菲律賓東方海面上的熱帶性低氣壓,不排除有機會形成颱風,16日下半天後將影響花東、恆春半島。」中央氣象局預報員徐仲毅15日受訪時表示,未來一周,從南海一直到菲律賓東方海面,都會有低壓帶,迎風面的東半部地區可能有局部下雨,西半部地區則以午後雷陣雨為主。天氣風險公司總監賈新興根據Nature的一篇研究分析1949至2016年全球熱帶氣旋的移動速度,發現暖化竟然讓颱風懶得動了。
「現在有個熱帶擾動在於菲律賓東方海面,它的西南側也有一個熱帶擾動,兩者會互相牽引。」徐仲毅說,目前發展成颱風的機會小,是否會發展成今年第九號颱風「山神」還有待觀察,16日晚間將靠近呂宋島一帶,它的外圍雲系就會對東半部、南部地區影響,特別是台東、恆春半島雨勢較大,尤其是16日晚上到隔天清晨,之後逐漸往西移動,影響會漸漸變小。
氣象局提醒,「未來一周在南海到菲律賓東方海面,會是一個低壓帶,天氣會受到它的影響,」另外,迎風面的東半部地區會有下雨情形,尤其是台東、恆春半島;至於西半部地區,在山區與嘉義到屏東的平地則以午後雷陣雨為主。氣溫方面,桃園15日出現36度以上高溫,屬於橙色警示。
「南海到菲律賓東方海面,有個低壓帶,台灣西半部處於背風面,容易有溫度偏高情形,」徐仲毅說,特別是中部以北的地區要留意高溫。16、17日之前,在中部以北有35度以上高溫,甚至高達36度,西半部地區則是在17、18日之前要注意高溫情形。
氣象專家吳德榮15日在「三立準氣象 老大洩天機」專欄中表示,16、17日在東半部因「熱帶性低壓」外圍的水氣增多,所以降雨也增多;西半部晴時多雲,午後時在山區會有局部性雷陣雨,20日之後的天氣將與熱帶擾動的變化有關,要持續留意。
天氣風險公司總監賈新興15日則在臉書上寫下,最近Nature的一篇研究顯示,全球暖化會改變大氣的氣流,而颱風的移動又深受氣流的影響。分析1949至2016年全球熱帶氣旋的移動速度,發現暖化竟然讓颱風懶得動了,速度減慢了將近10%,相當於增溫1度C,會讓降雨和淹水的衝擊加倍。
氣象局提醒,東半部、南部地區要留意降雨情形。觀察20、21日之後,這個低壓帶當中是否會再生成熱帶性低氣壓或是發展成颱風。若20、21日後低壓帶往北移,將會改變影響範圍,東半部、甚至是北部地區都有機會受到影響,導致降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