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手套含塑化劑 攝入恐發育異常

楊蕓 2018/07/05 16:28 點閱 14316 次
游開雄提醒民眾避免購買PVC材質手套,並避免將非用於接觸食品的手套,使用於食品接觸上。(photo by pixino)
游開雄提醒民眾避免購買PVC材質手套,並避免將非用於接觸食品的手套,使用於食品接觸上。(photo by pixino)

台灣醒報記者楊蕓台北報導】民眾做家事經常用到的塑膠手套,可能含有塑化劑!消基會5日召開記者會指出,市售PVC材質製成的拋棄式手套因材質彈性較差,必須添加塑化劑才能製成,但因結構鬆散導致細菌、病毒容易滲透,接觸食物時屏障效果差。董事長游開雄建議民眾,避免購買PVC材質製成的手套,並遵照標示上用途使用,避免將非用於接觸食品的手套,使用於食品接觸上。

PVC手套含有塑化劑

消基會指出,常見的手套主要有兩種,第一種是材質較厚實,可重複使用的乳膠(Latex)和丁腈(Nitrile)類手套;第二種則是材質較輕薄,價格較低,用過即可拋棄的塑膠手套,然而,拋棄式手套的材質種類有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等,一般民眾很難了解其中的差異及適合用途。

游開雄說明,乳膠因具有低穿透率、富彈性、穿戴舒適等優點,棄置後可被生物分解,是比較環保的產品;至於拋棄式手套的主要材質PVC較不具彈性,製造時必須添加塑化劑才能製成手套,結構也相對鬆散,細菌和病毒的滲透率較高,接觸食物時屏障效率低;此外,「塑化劑會經由皮膚接觸或飲食等途徑進入人體,發育中的學童若攝入過量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可能導致發育異常。」

避免接觸食物

消基會檢測市售9件可用於接觸食品類及11件不適用於接觸食品類的手套發現,雖都未檢出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符合標準;但在商品標示部分,其中4件可用於接觸食品類家用手套產品,未依規定標示耐熱溫度;另有7件PVC樣品檢出鄰苯二甲酸酯類的替代品(對苯二甲酸二異辛酯)。

游開雄表示,使用含塑化劑的手套接觸食物,塑化劑可能會遷移至食物上,至於遷移量含量的高低,則需要視食物接觸手套的化學成分、食物類別、接觸時間和溫度而定,「一般而言,遷移到油性食物的含量比遷移到非油性食物的含量更高,且接觸時間愈長、溫度愈高,遷移量也愈多。」

消基會除呼籲業者應以更一目瞭然的用語,如「禁用於接觸食品」等,提醒民眾使用手套不宜接觸食品,游開雄也建議,民眾使用手套時若會接觸到食品,避免選購PVC材質手套;並遵照標示上的用途,避免將非用於接觸食品的手套,使用於食品接觸上;使用手套接觸食品時,應依標示溫度使用,避免發生危害,此外,使用完畢應立即以肥皂清潔雙手,以防有害物質殘留在雙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