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聯黨主張,中國近年來持續增加國防預算,而台灣國防預算在GDP的佔比卻逐年下降,令人堪憂無法有效應對。(photo by wikipedia)](/system/assets/images/000/041/115/big/%E5%8F%B0%E8%81%AF%E9%BB%A8%E4%B8%BB%E5%BC%B5%EF%BC%8C%E4%B8%AD%E5%9C%8B%E8%BF%91%E5%B9%B4%E4%BE%86%E6%8C%81%E7%BA%8C%E5%A2%9E%E5%8A%A0%E5%9C%8B%E9%98%B2%E9%A0%90%E7%AE%97%EF%BC%8C%E8%80%8C%E5%8F%B0%E7%81%A3%E5%9C%8B%E9%98%B2%E9%A0%90%E7%AE%97%E5%9C%A8GDP%E7%9A%84%E4%BD%94%E6%AF%94%E5%8D%BB%E9%80%90%E5%B9%B4%E4%B8%8B%E9%99%8D%EF%BC%8C%E4%BB%A4%E4%BA%BA%E5%A0%AA%E6%86%82%E7%84%A1%E6%B3%95%E6%9C%89%E6%95%88%E6%87%89%E5%B0%8D%E3%80%82%EF%BC%88photo_by_wikipedia%EF%BC%89_-1.jpg?1520740059)
【台灣醒報記者鄭羿菲台北報導】「2018年中國國防預算是台灣的16倍,而台灣的國防預算GDP佔比卻逐年下降,盼政府增加至GDP佔比 3%,且需併行徵募兵制。」前台聯立委賴振昌11日在記者會上表示。台聯政策部主任陳嘉霖指出,「亞太包括日、菲等國年年增加國防預算,政府須重視此區域局勢。」前國發院長林忠山回應說,「國防採購只能買二流軍備,如何對抗大陸壓力?國家預算應多投注民生發展。」
台灣是中國頭號威脅
第13屆全國人大在5日如火如荼展開,其中2018年度的國防預算高達1.1兆人民幣(5.18兆台幣),從2014年的8082億人民幣逐步增至8869億人民幣、9546億人民幣、1.44兆人民幣,成長了約0.37倍。賴振昌11日在「亞太各國大增軍費,富國強兵才是硬道理」記者會上表示,「蔡政府應積極朝向美國期望的國防預算增加至GDP3%,否則國安堪憂。」
賴振昌說,當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掌握越來越大的權力,而中國軍事能力又提升,勢必造成鄰國的安全危機,他進一步指出,中國近年採取「往外擴張、快速換代」戰略不斷挑釁日本,突破第一島鏈壓迫台灣,及在南海大肆興建島礁,藉以邁向亞洲霸權的目標,「年初中國片面啟用M503航線就可見其對台用心,身為中國軍事威脅頭號目標的台灣,豈可不嚴肅面對?」
亞太各國增軍費
前台聯立委周倪安也指出,台灣國防預算從數字上來看確實從2014年的3111億元增加到3278億元,但除了前總統馬英九在2009年國防預算編列佔GDP3%外,2014年開始卻從2.4%降到1.8%,再加上「全募兵制」募不到兵源,台灣國防經費、質量都在逐步下滑,「觀世界諸國,沒有任何國家在有外敵威脅的情況下鬆懈國防,蔡政府應重新思考徵募兵制併行。」
「綜觀以美國為核心的印太戰略中,日、菲、越南等國面對中國軍事威脅無不採取積極面對的態度,反觀壓力最大的台灣卻顯得格外消極。」陳嘉霖嘆道,日本已連續6年大幅提升防衛預算至5.2兆日圓;2016年菲律賓的國防預算更增幅25.5%,其次是印尼的16.5%,而馬來西亞、越南、泰國年增率在6.5%~7.7%不等,其中越南的國防經費10年來更從13億美元成長到46億美元。他呼籲,台灣社會與政府須重視亞太局勢的改變,要積極富國強兵,並加入以美國為核心的共同防衛同盟結構。
二流軍備不足抗中
但學者看法不同,文化大學政治系副教授林忠山受訪時強調,「台灣軍備壓力主要來自大陸、日、菲三方,若以大陸為假想敵,大陸的壓力已大到台灣無法應變,而對日也沒有攻擊力,保持能抗衡菲律賓就足夠了。」台灣國防自主性太低,沒有太多先進技術,軍備重工業也發展不起來,再加上僅能對外購買快淘汰的二流軍備、採購貪腐除不盡,添再多經費也是無力抗中,不如將過多的經費省下轉為發展民生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