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的動員與聲音

林意玲 2018/02/27 22:44 點閱 111679 次

這段時間,感覺民眾對公共政策意見變多了。

從《公投法》降低提案門檻之後,各式各類的公投案都送進了內政部,希望能在年底綁大選、一起投票;

反共婦聯會被政府判定為國民黨的附隨組織、又被凍結財產,受到強烈反彈,雙方律師較勁,黨產會能追出甚麼歷史沉痾,大家都在看;

教育部卡住台大新校長管中閔的上任已經一陣子了,台大師生壁壘分明,不甘罷休,讓教育部大傷腦筋,進退兩難;

衛生紙醞釀大漲價引起民眾的搶購潮,驚動了行政院兩度開記者會,祭出追究聯合漲價違法性、企圖平息漲價效應;

反對年金改革的「八百壯士」組織包圍立法院,甚至有人失手從二樓墜下,引發社會關注;

更不用說各黨為年底縣市長選戰展開初選提名動員,造勢的、投票的、民調的,攪動了一度平靜的社會,街頭開始出現各種選舉話題,年底之前廝殺見骨,自不待言。

社會上關注公共事務的各種行動,難免造成衝突與不安,讓執政黨政府與執行公權力的人疲於奔命,卻是一個健康社會應有的現象,惟其不滿,各方勇於出面爭取或討論,才能免於一言堂與權力的獨大,讓社會在制衡中前進。

「取得教育有代價,但無知也有代價。」英國統計學家克勞斯莫瑟這麼說。的確,社會需要付出代價對公共事務做修正,因為政府與人民一樣,都免不了犯錯,與其沉默隱忍,不如在衝撞中互相傾聽、找到平衡點,讓人們學到教訓,邁向成熟。